聚焦劳动素养,提升育人品质 ——2023年郯城县小学劳动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李庄镇中心小学成功举行

静辨阁主人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 26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劳动核心素养,11月22日,全县小学劳动教学研讨活动在李庄小学举行。各乡镇(学校)专(兼职)劳动教研员、劳动课骨干教师观摩研讨。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课例展示、说课展示、互动评课、活动总结。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吴青艳老师执教《剪窗花》,通过欣赏剪纸历史和剪纸艺术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和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和掌握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窗花,并尝试设计图案,用三折、四折或更多折的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美的道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观念。

  第二节课由徐洁老师执教《包粽子》,本节课说端午食粽子、包粽子以及评价劳动成果,这一系列环节环环相扣,非常清晰。视频播放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又给孩子理清了包粽子的思路。情感渗透非常巧妙,渗透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以及育人的气息,真正的体现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可以塑造人的思想。

  第三节课由潘超老师执教《番茄炒鸡蛋》,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常识,采用直观讲解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认识工具、使用工具入手,掌握做番茄炒鸡蛋的流程。学生在学习中习得做事情应有准备性、顺序性、条理性、科学性等原则;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劳动带来的美好收获;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节课由张祥冉老师执教《家电的使用与维护》,导入融入中国汉字的形象美,以“釜”为切入点,引出电饭煲,进入本课主题。创设大情境,以帮助李奶奶使用电饭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饭煲,又以为李奶奶设计一份菜单,进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利用真材实料学会电饭煲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知道电饭煲不仅可以蒸米饭、煮粥,还可以做蛋糕、蒸地瓜、蒸玉米。并培养他们关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能够提出许多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整堂课形式丰富有趣,较好地实现了培养学生懂劳动、会劳动和爱劳动的育人价值。

说课展示

在说课环节,四位老师分别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基于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报告。

互动评课

  随后,老师们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分组互动交流、点评。老师们针对四节课的亮点和疑惑,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畅所欲言,共研课堂艺术。

  在县小学劳动兼职教研员方艳老师的主持下,各小组代表对四节课进行评课,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活动总结

  最后,县教研室小学劳动教研员王玉强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王老师首先肯定了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对四位小组代表的评课表示认同,并结合劳动核心素养对四节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指导,还生动地阐述了跨学科学习的先进理念。同时为大家指出了日常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县劳动兼职教研员方艳老师提出了劳动教学业务方面的具体要求。两位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为我们劳动课程实践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活动,为全县劳动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推动了全县小学劳动教学的新发展。

       

阅读 26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