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人文素养    创新传统力量

省百高理班杨树林组
创建于2023-11-22
阅读 3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文素质是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体现在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与时俱进,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2023年11月21日,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名教师迎来了“新时代高中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主题研修的第二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余清臣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龙教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人性与教育——教育哲学的人文精神》和《<论语>的学习观》的精彩讲座。

       余清臣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等。活动主持人周文超老师简单介绍了余教授后,今天上午的学习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人性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人性是人的特性,不同于动物的属性;广义的人性是人的属性,既包括人的特性,又包括与其他动物共同的属性。余教授说人文学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发现非常多的理科大师在人文领域也是非常厉害的,在顶尖领域能够看到学科之间的贯通性。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构成了人文之人,而获得人文素养必须要提升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水平。哲学中对人性的诠释是为了更多地提升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就是人文精神的价值。

       余教授还提醒到人性论概论在《辞海》中是有表述的,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形成人性的决定性因素。关于人性的层次性,余教授还借助冯友兰的名言指出:“人不仅是人,而且是物。所以凡是一般物,所同有之性,人亦有之。”所以人性与其他任何具有多层次本性的复杂事物一样,都是若干门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而非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一门学科只研究一部分或一个角度的人性。因此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它在我们个人的发展中实用价值很大,需要我们大力地研究。

       教育哲学的人文精神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余教授再一次做了“展望:生命3.0时代的人”的阐述。美国泰格马克被人誉为“未来生命定义者”,提出了未来生命和人类的展望。科学理论来自对某种现象的特定例证的大量观察,其核心方法是“归纳”。根据波普尔的证伪思想,穆尔认为科学理论的结构主要是:(1)起始假设H。(2)从H演绎,假如是H那么是D。(3)检验D。(4)结论:H肯定成立。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实践性理论通常是一种处方,或更有可能是若干处方。现今社会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坐上了科学技术这台不断加速的“列车”,科学技术对人性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本的。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所导致的“科学技术”将其“触角”延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就了现如今这个快速发展时代中更为独特的人性特点。科学技术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技术的进步就是文明的进步,技术的自由和满足构成了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文明“本身则成了一种普遍的控制工具”。

       关于“人性与教育”的问题博大精深,这也是我们高理班同学们所需要的,余教授一上午的讲座同学们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文理兼容更有利于理科类学科的发展,因此在讲座后同学们与余教授的交流并没有停止,讲座后同学们又与余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相信,经过这次培训,我们高理班的同学们对于教育基本理论中关于“教育哲学的人文精神”一定有了更深地理解。这些知识和素养必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地丰盈和生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小龙教授从《论语》的重要意义、《论语》的读法以及中西文化之异途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论语》的学习观。李小龙教授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家文化。

       李小龙教授在讲座中给出了《论语》的读法。首先,《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将它体系化。孔子后人编的是零散的,但孔子自己的思想是整体的。阅读时如果没有一个体系,这本书的知识就是零散的,难以被提取、吸收。所以读《论语》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将其体系化。李小龙教授将《论语》的理论框架比作一棵树,其中“仁德”“学习”“政治”“孝悌”“礼乐”“君子”六个方面与树的不同部位相对应。他利用思想背景解读文本,利用文化背景提升思辨能力。他解读《论语》中关于学习的部分,将其比作《论语》之干,因为由学习这个主干才能去连接仁德与其他的逻辑层面。第二部分也是重点环节,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为总纲介绍了《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处于对知识的探索阶段,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积累知识。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精神,就是强调这种初级阶段的学习态度。中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可能会到达一个天花板,需要借助外力,跃升新的境界,开始进入深入理解和思考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反映了对中级阶段学习者的期望。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不是为了别人的快乐,而是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是达到了自如境界、内外和谐的境地。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达了他对高级阶段学习者的追求。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观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深刻理解,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每个阶段都进行了整本书中涉及到的关于学习主题不同角度的原文论述。李教授打破了整本书顺序编排,按照同主题梳理的方式,条分缕析的讲述了《论语》的学习之道。

       在李小龙教授看来,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他指出,只有把心态放空,才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挑战,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他强调,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保持一种开放、探索的精神,永不停止对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李教授凭借深厚的学识修养,同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连接社会事实,将《论语》篇章讲解得更加深远。《论语》中蕴含的学习观不是空洞无物的大道理,而是孔子及其弟子深入的思考以及学习经验的总结。这些理论智慧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对当前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图文:第二小组成员(杨忠顺、陈名树、周文超、林东槟、林琪、高雯、张道年)

初审:刘峥嵘

终审:郑海燕

阅读 3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