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是培训的第五天,今天是忙碌的一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上午,学员们走进了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看到了一群折翼的天使和一群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感受到特殊教育之路上的艰辛和温情。
参观校园,认识了解
走进启慧学校的校门,一楼的美术作品立刻吸引了学员们的注意:绚烂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天马行空的表达……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爱心+专业:启发孩子成长
校长李娜以《十年启新,一生慧心》为题给大家分享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天河区启慧学校2012年建校,是天河区区属公办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主要负责天河区内3-18岁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2021年,依托学校成立天河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区城内特殊教育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学校占地37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29平方米,有教室18间,现有学生152人,学生障碍类型主要有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以及其他类型。在对学校学生智商分数的统计显示:学校学生平均智商39.8分,属于重度智力障碍,身心发展状况为:智力发展严重受限,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限,还较多伴有语言障碍、动作障碍和情绪行为障碍。同时,李娜校长介绍了“小学校 大课程”——启慧学校基于个别化的特色校本课程,让我们看到了爱背后的智慧——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科研创新教师队伍。
接下来,在主持人刘思宁老师的访谈下,我们聆听了董老师、张老师、邹老师三位一线教师从教以来的故事。老师们用她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班级管理的智慧、耐心,展示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在普通学校,每个班有统一的课程表,老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进度几乎一致。而在启慧学校,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对学习的需求点可能都不一样。为此,学校为每个孩子都制定了专属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入学之初,老师会和家长一同召开综合研判会,为每个孩子制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当我们说起自己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时,外界都会说‘你们好有爱心啊’!但如果只有爱心,没有专业能力的话,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老师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控制好课堂,处理好学生的行为问题。”
寻找每个生命的闪光点:
在现场观摩环节,学员们认真进入教室里,观摩每一个老师的倾情施教。老师们认真的样子,耐心的态度,伴随着眼里的光,连同着独特的教育智慧,深刻感染着每一个学员。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老师正在以一个个小我无声地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以“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教师德性生活的关键词:幸福、公正与仁慈”为主题为我们进行授课。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檀传宝教授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谈起,告诉我们教师的幸福就是“有教育梦,并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那如何实现教师的幸福呢?这首先需要我们处理好幸福与德行的矛盾,要保持幸福与德行的一致,这不仅能提升专业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让教师的“幸福”之路更加畅通。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檀传宝教授进一步指出,学生的发展、创造性人才需要宽松、宽容的成长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公正”与“仁慈”。面对学生,教师要有无条件的爱、无差别的爱、公正的爱,让学生不怕犯错、不断试错,才能让学生快乐成长。
在檀传宝教授精湛理论的浸润下,学员们更坚定了做一个有德性、公正、仁慈的教师,在成为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实践道路上勇毅前行。
在热烈的学习热情加持下,晚上学员们开展了师德巡讲故事打磨,华南师范大学张舸副教授进行指导。第四组来自江西省吉安县庐陵学校的谢丽红老师讲述了《用青春追寻教育之光》的故事,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的陈爱金老师讲述了《以德而耕 以爱相伴》的故事,第五组的广东省高州市中小学德育培训学校的刘宗林老师讲述了《今生有爱 为你而来》的故事,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的德吉老师讲述了《当好班主任的第一个“导师”》的故事,第六组来自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的蔡群老师讲述了《拔鸡毛的故事》,来自广东省五华县五华中学的史辉美老师讲述了《坚守教育初心 绽放青春芳华》的故事。
每位老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动人故事让在场观众动容。如同德吉老师在讲述师德故事时情不自禁的眼泪一样,老师们故事中流淌的深沉而清澈的爱,正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