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讲好神话故事 ——新和县丽水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用户17662548
创建于2023-11-21
阅读 12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21日下午,我校杜慧老师、孙亚宁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全校语文老师集体观摩、学习研讨本节课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列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这些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应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热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比较开阔的文化事业与一定的文化底蕴。

        《精卫填海》是我国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选自《山海经》。课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杜老师首先以“看图猜故事”的小游戏为导入,引出《山海经》,带着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文化古籍,这样一改学习古文枯燥无味的现状,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的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接下来的生字认读、书写环节,杜老师稳扎稳打,孩子们也学得扎扎实实。文言文重在朗读,杜老师利用层层递进的朗读帮助孩子们熟悉课文、读好课文,最后熟读成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前置与课上的“花式”诵读就尤为重要,既能帮助学生读出韵味,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自主学与互相学配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孙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梳理故事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串讲故事,最后加上合理的想象生动讲述故事。在评选“神话故事王”的活动中,孩子们越说越有趣,越说越生动。将对女娃形象的想象,对精卫如何填海的想象都融入到所讲述神话故事内容中。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随后的评课环节,首先作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意图进行了阐述。接着大家对本节课所呈现的优点、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就这堂课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课堂内容的把握,要经得起上课的考验,文本的解读,要深入细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随后温璐璐老师分享了《用智慧的眼光看时间》一书。给我们分享了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为学而教。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让学习真实发生。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热汗古丽老师分享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希望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每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通过这次主题研讨,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研究观察点,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教学,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精卫填海,世代不休,教研之路,一路求索!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阅读 1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