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两校交流共提升  携手教研谱新篇——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开展校区间交流学习活动

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
创建于2023-11-21
阅读 31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为践行新课标,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11月21日,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逸夫第一小学开展了语文学科教师能力提升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在后古城校区进行。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评课研讨等多方面内容。

课例展示

  《比尾巴》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歌。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王淑丽老师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森林王国比赛为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各个环节衔接自然、语言流畅、生动有趣。通过生动的动物图片把孩子们都带入了比赛现场,很有画面感。最后升华到人文素养:小动物们有各自的特点,同学们也都有各自的优点。

  马瑞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一课,整堂课设计别出心裁,板书精美,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以猜一猜导入,吸引孩子们兴趣,并带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翔,不断体会天无边无际,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接着通过精彩的角色扮演,多种方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张丽丽老师讲授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张老师在课上重点带领学生们领略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春季,又提炼学习方法,学以致用的学习了后面的内容,整堂课先学方法,再把方法用于实践,扎实有效。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都久久沉醉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

  李迎晖老师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李老师以生为本,以趣促学,搭建多种学习支架,如勾连旧知学新知、方法借鉴活运用等,巧妙引导,不仅教授内容,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学习的小技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文言文。学习小古文后,李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及时巩固,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这个小古文的意思,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人物形象,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感情和体验表达出来,进一步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赵龙老师以优美的四季图片导入,创设情境,为学生打开四季美的开端,奠定了学习《四季之美》的基础。并引导学生通过“读、找、想、感”来品美景,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诗意画情。整节课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发现四季之美,感受文字之美,也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课例研讨


  观摩课结束后,各年级教师开启了激烈的评课活动,教师们聚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虽然角度不一,但都见解独到,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最后由张德全校长做出总结,给予上课教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两校区的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校与校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双方在教学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互学互鉴提供了新思路。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是老师们的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勉励上课教师将教研课模式融入到常态课中,做到训练有素。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本次教研活动就像一缕缕阳光,照亮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教师们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加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换,拓宽了教学思路。两校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进。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两校教学联谊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的精彩,让两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迈向新的高度。

                         图片:梁文

                         撰稿:梁文

                         校对:邓海芬

                         初审:马晓蓉

                         终审:张德全

阅读 31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