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召中心小学·书香陵小】
品千古诗文 习中华经典(十四)

陵召中心小学
创建于2023-11-21
阅读 4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诗人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要品读这首古诗。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上任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背景与唐代盛世、文化繁荣有关。王之涣早年曾担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但不久后被诬陷罢官。不到三十岁的他开始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以天资聪颖、文才出众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遭遇的深刻感悟。他以游目骋怀的鹭鸟为象征,将人生比作漫游于风景秀美的大地,一边享受自由,一边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

赏析

【题解】

     《登鹳雀楼》,题目中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首诗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注释】

1.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黄河入海流”写近景。两句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登楼所思。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诗词朗诵

00:21
00:16

书法展示

  本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壮美山川和所感。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样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工作的时候,也要站到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楚、更深刻。 有诗、有风景、有深意让人感到后味无穷。今天的古诗词就学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杜雅锐

初审:王艳怡

审核:薛莉

阅读 4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