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岁暮风雪始 ,静候春风万物生”
——宇龙白云幼儿园“大雪”节气主题活动

小银
创建于2023-11-21
阅读 20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雪匆匆去,大雪缓缓来。今日,大雪。

大雪节气,没有了春天的草长莺飞,夏天的生机盎然,却有一股清冷和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天气清寒,也别具诗情画意。

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历史渊源

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即为“大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气温与光照,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因“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这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雨或雪。“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下很大的雪。但是大雪节气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气候变化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与初冬时增多了。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区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降水量(雨或雪)增多。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

物候现象

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开始阳气渐盛,“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

习俗一:大雪腌肉和香肠

老话说得好小雪节气腌咸菜大雪节气腌腊肉。

“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看上去让人垂涎欲滴,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习俗二:冰河捕鱼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习俗三:红薯粥暖身

《本草纲目》有言:“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说明了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功效,是一种美味的健康食品。

习俗四:冬日补身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

节气体验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大雪节气的相关知识,直接感知自然的更替、时节的变化,能根据节气特征做好饮食、穿着等方面的安排和调节。所以幼儿园开展了“一年岁暮风雪始 静候春风万物生”为主题的大雪节气活动,开启了冬天的快乐之旅!

宝一班

00:37

小一班

01:11

小二班

00:15

小三班

01:27

中一班

00:51

中二班

00:37
00:28

中三班

00:44

大一班

01:25

大二班

02:02

大三班

00:24

花雪随风不厌看,

一片飞来一片寒

窗外清寒,

屋里是温暖人间

这大概就是冬日最惬意的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规律观察总结的千年智慧结晶。沿着文化的脉络,盛唐园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按照四季变化有序开展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将学习与生活依托于传统、文化与自然,儿童的学习不再脱离当下的生活,而是深入地走进生活,又有了更深的涵义。

通过本次“大雪”节气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而且让孩子们了解了“大雪”节气的由来和民间习俗,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学习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意雪景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下雪了,被子枕头都是凉凉的,抬头看着窗台,被雪映得通明。雪越下越大,躺在床上,听到树枝折断的声音。诗人从侧面烘托大雪,夜雪压枝的画面。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群山中的乌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

路都不见人的踪迹。孤舟上有一位披着

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

面上垂钓。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

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

感,抒发失意的郁闷苦恼,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

大雪--温馨提示

1.注意保暖,不宜多穿

天一冷,有些家长就给孩子一个劲地加衣服,以为穿得多就是穿得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衣服穿了一件又一件,孩子浑身被裹得动弹不得,稍微活动就会满头大汗,这样反而容易感冒,建议家长合理穿衣。

2.少吃生冷,多喝粥汤

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因此,注意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也很重要。建议在加工食物时,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烩等烹调方式,这样更易保存食物营养,有利健康。

3.多吃蔬菜和水果

天气变得干燥,若吃肉较多,容易出现大便干燥。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冬季已经逐渐加深,寒风凛冽让很多家长都选择了“蜗居”在家。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冷空气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做好防寒准备,带孩子冬日外出,反而是增强体质的一个好机会

阅读 20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