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南街幼儿园建园于1953年,是建国以来蒲江县办园历史最久的一所幼儿园。乌南教师团队有幸走近这样一家县城幼儿园,深度了解自然教育课程如何助力儿童发展。
60多年的办县历史沉淀了南幼丰厚的文化意蕴,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涵养了南幼以自然为源的理念。从2000年开始,南幼人尝试将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特色办园三者有机结合,坚持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探索,让教育充满自然的意蘊。在许芊芊园长的引领下,目前的南幼是四川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成都市一级园;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成都市园长发展基地园。
值得一提的是,《与儿童共生:农村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零突破。
许园长面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同仁作园本课程介绍,基于问题,扎根实践,用22年的时间深耕自然教育课程,形成系统体系。
南幼人坚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基于本土资源将特色办园、课程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自然相融。
在参观园所的过程中,自然资源随处可见,教师团队立足本土资源创设环境,注重环境动态性、教育性与多元性。
以“自然主题活动”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改革,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幼儿,从知识传授到亲身体验,并在此过程中与家长共建,发挥家园合力,共促幼儿发展。
南幼人注重环境与儿童经验的结合,鼓励幼儿充分与环境材料互动,教师在活动中像教练,静心观察,并通过班组教研的方式对视频资料进行分析,成为后续支持推进的依据。
课程结构紧扣自然融入,注重各类活动独特价值和核心经验相互补充和渗透,凝练“顺应自然 因性而为”课程理念。
南幼人已从课程实践的初探逐步迈向优质发展,建立起全方位的支持评价系统,实施人员包括行政、保健、保安、营养员等,建立起以幼儿学习发展为中心的员工评价视,幼儿园的所有成人都会深入班级、走近儿童,从不同视角提供支持。
在评价中,重视教师的可操作性,让“观察一分析一反思一改进”自然伴随教育过程。
南幼在多年的实践和反思中,建立起“资源挖掘一环境规划一活动累积一经验编织一质量评估” 课程构建路径。
通过聆听报告,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深入了解一个园本课程如何一步步寻求质量的改善,最终反哺幼儿,助力成长。所有南幼人的愿景便是在最自然的环境里让教育自然的发生,让每个幼儿沐光生长!令人动容!
——接下来请跟着我们的脚步来看看南幼的环境吧!
一踏入南幼的园区,保健老师与晨检机器人的“合作”令人眼前一亮。
随处可见温馨的提示
有温度的幼儿痕迹,融入日常的保育、劳育,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这所幼儿园的质朴与自然。
户外环境:借自然之力、发自然之性、成自然之长。对标《指南》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投掷等相关发展目标,自然又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环境材料中,供孩子自主选择、自主运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自由、自主、愉悦地玩,并得到锻炼与发展。
课程因环境而生,环境因课程而变——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让幼儿自己寻找成长的支点。
室内环境:对一日生活进行“教育加工”,为幼儿生活服务。从幼儿的问题出发开展探究类课程。同时关注身边的热点、节气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合社会热点、生活事件或种植饲养等自然主题,引导幼儿被动或主动地习得关键经验。
1、主题环创——看得见的“真”探究
2、生活环创——用起来的“活”环境。各年龄段幼儿的经验循序渐进,让幼儿在能看懂、能互动、可持续的动态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自主愉悦的生活情感体验。
食育展示:每日食谱以食物原型的方式呈现,鼓励幼儿自主运用在生活与游戏中,指导家庭开展亲子美食制作。
结合探究类课程,让幼儿在选种—播种—培育—收获中亲身实践,并将过程梳理在经验墙,呈现幼儿的思考过程,引发班班之间的互动讨论。后花园、水工程、沙池、藤蔓区及园中多样的果木,均利用环境本身的特点,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满足幼儿运动、游戏、探究自然等多样经验的生长。
3、区域环创——玩起来的“大”创造
通过师幼共同按材料属性用途进行合理分类,创设空间,支持儿童自主性的发展、自由的想象与表现、社会性交往的成长。
家园合力的痕迹也处处体现在环境教育中。
在南幼,室内外环境交互融通,也基于资源、活动互融共生,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环境是与儿童共生的,是幼儿看得见、玩得起来、用得起来的。南幼室内外环境的相互连通,与日常课程的有机结合,都立足于本土资源,以幼儿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环境中蕴藏的教育价值,最终形成具有教育性的开放环境。o
乌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幼儿园,和南幼相比,虽受到场地面积的限制,但我们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基于园本特色和地域特点所产出的课程体系也将持续激发乌南人的内驱力和行动力,协同园家社共筑美好童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