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升课堂品质,凤鸣小学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三年级的六位老师从自己的视角切入,带来了六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引言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大家紧扣单元主题“我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学校举行美景推介会”为情境,围绕核心任务“争做小导游”,分析教材重难点,交流研讨,讲述各自的教学设计和理念,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大家讨论出教学目标,确定评价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授课环节
教学中,邵老师巧用助学系统,紧扣单元主题,紧抓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了“小导游带你游赏壮美山河”的情境任务,带领孩子们在文学海洋里自由探索。同时,邵老师善于创设童趣情境,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充分运用“读、想、找、悟”的阅读策略,借助语段主体内容的语言文字,经历了信息梳理、画面想象、原因探究的思维过程,最终与作者形成认知共鸣,并顺势明确了关键句,再次强化了对关键句的概念认知。此外,邵晓萍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丰富且具体,令人耳目一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反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授课前,付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不断打磨课堂,巧妙设计,呈现出一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此次付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文本深入解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重视学生有感情朗读,注重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坚持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整节课教师能抓住学生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课堂上,吴老师对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成千上万的海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着孩子走进风景优美的、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堂上,学生十分活跃,热情高涨,积极回答问题,对课堂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本堂课梁老师重点围绕“怎样的西沙群岛”展开教学,从珊瑚到海参,从海参到龙虾,最后重点学习了西沙群岛的鱼,细细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视频,生动有趣。讲到海底的鱼时,不仅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类化理解,还通过肢体动作提升了学生对“蠕动”“威武”等词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通过学习单说练结合,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进一步探索语文课堂中“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张琪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思路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都体现得很突出,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重点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让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西沙群岛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在课文教学中,马老师紧紧抓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观察、发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并抓住单元要素,让学生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当小导游,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同学们介绍西沙群岛。马老师精于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课后,在教研组长郝雪晴老师的带领下,围绕“三说、三问、三省”主题,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郝雪晴老师指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是衡量一节课是否高效的重要评价标准,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几位教师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浓厚。
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根本靠教师。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途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