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

——丽水市郦明荣名师工作室“丽水丽语”青田活动

创建于2023-11-20 阅读817

      教之美,在于专研与提质。11月20日,我们共同迎来丽水市郦明荣工作室第二次活动暨“七年级单元写作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青田县华侨中学举行。工作室主持人、浙江省正高级教师郦明荣及学员齐聚一堂,安排了两堂展示课和一位特级教师的专题讲座。

    课例展示——转轴拨弦三两声

      首先由工作室成员进行上午的课例展示,分别是陈娇静老师的《巧设“障碍”,学会记事》和董超老师的《专属文字,私人订制——写人要抓住特点》


      陈娇静老师带领学生通过“简述一笔,说清事件”、“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理事显情”三个环节建立了对“愿望+障碍+行动”叙事模式的认知,每一环节一个评价量表的支架设置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写作目的和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实践。


       董超老师则从广播站来稿这一真实情境入手,带领学生“寻找身边特别的TA”。课上,董老师带着学生解密“以貌取人”、“言为心声”、“动人心弦”、“典型事件”四个锦囊,从而习得3.0版本的私人订制写作。从写眼前人到找写法再写眼前人,由浅入深,阶次训练。


      两位老师通过自己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转轴拨弦三两声”,践行着从熟悉的范文中总结方法,用到实际写作中的理念。学以致用的同时带着学生完成了思考的拔节,让大家收获颇丰。

成员研讨——大珠小珠落玉盘

      两堂课后,陈娇静老师和董超老师分别针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随后,郦明荣工作室成员分别就此课设计,就基于学情的写作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郦明荣老师再次强调教学中要始终遵循着“以生为本”,去寻找教师模样的学生,通过“千方百计”的对话点亮学生。

专家声音——未成曲调先有“情”

     下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青田县初中语文教研员王碧峰老师为成员们带来了题为《读懂教材特点,落实写作目标》的专业引领。

       

       王老师从课标、教材入手,详细讲解了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内容,帮助大家读懂教材特点。她以自己调整实践后的写作体系为抓手,启发大家用好教材。细致精彩的讲解,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大家明确如何落实写作目标。王老师提出的重组作文教学为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奠定了基础,使得我们对今后的作文教学设计“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在工作室的一次次活动中,在郦老师教学理念的熏陶下,在成员“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发声中,幸福教学,快乐成长。郦老师对于学生热切的爱,对教学诚挚的迷,对困惑清晰的解,是每一个工作室成员效仿和追求的目标。

       教研追光,我们在路上!

                       学员感悟

      重新教授七年级以来,一直有愿望对学生的作文重新梳理,形成系列真正的有效课程,碍于接班、工作繁忙竟反倒被搁置了。工作室的任务来得得当,抛下手头的杂事对七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学写记事》进行了构建。中间备课的过程不多加赘述,课程结束后有不同的老师点评,更有名家的指点,柳暗花明。王老师对初中阶段系列作文的讲解编撰更是如及时雨一般,让我重新燃起构建学生有效写作的想法。与其等风来,不如携一份雅兴追风去!想做一件事就应心无旁骛!——晓柒

       陈娇静老师和董超老师的课都重视情境为引子,课文为基点来指导学生写作,重视以本为本,以生为重。陈老师本课以指导学生学习记叙事件,并写出事件的波澜为突破点。在《散步》删减波澜和原文增加波澜中让学生体会到记事需要“障碍”来彰显主题。董超老师以锦囊妙计贯穿课堂。在写人要抓住特点的中心指引下,通过“以貌取人”指导学生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人物。在“言为心声”中指导学生抓取写作对象的动作以及细节来体现人物特点。董老师还别出心裁的增加自己女儿的视频与学生一同参与写作,师生共思共写。两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以真实情境为导,环节清晰,设计巧妙,课件精美,让我看到了年轻老师的创意与激情,值得我学习。——刘丽芳

        什么是有温度的语文课堂呢?回望课堂,有对话,但是否可以多回合对话,给予学生点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过多地扮演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一味地“喂”,关注课堂学生的状态,及时给予温情的回馈,才是真正的有温度的课堂呀!整堂课从备课到课堂呈现再到评课,都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伙伴们给出的中肯评价,这些都是能让我成长的养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个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感谢工作室为我提供了这宝贵的平台,感恩有郦老师和王老师的名师的专业示范和引领,让我们走在大路上,走在阳光里,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深耕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我会继续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谦卑,带着敬畏,成长为更成熟的语文教师。——南枝



                              文字、图片:胡文苏

                                                   罗宇芬

                                         审核:郦明荣

阅读 8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