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2024 年度上学期,沐浴着新课改柔和的春风,长春市基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程钻研的活动。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团队呈现出了一节节灵动的课堂、人文的课堂、素养的课堂:
《示儿》 《题临安邸》
代老师,独具匠心,严抓细节,深度挖掘教材,巧妙的将拥有相同历史背景,展现爱国情怀的两首诗融为一体,交错着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清晰而真切的体会到了诗意诗情。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 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 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有层次的多种形式朗读,在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感悟到诗情。整节课结合新课标,推陈出新,尾声全班激昂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将整堂课推向高潮,也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打开了学生们探求新知的大门。
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隋老师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到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了,再引导理解重点词:抢、毁、烧、凡是、统统等词之后齐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接着,让学生观看毁灭的录象,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最强烈的震憾,迅速点燃他们心中对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最后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高潮,情感得到升化。
郑傲老师执教的《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郑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会“润物细无声”的父爱,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爱的细节,让学生明白,父亲的爱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刘杰老师的《忆读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引领学生运用圈画法等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梳理作者不同时期的读书方法,并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及体会。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扩展了学生思维,深化了课堂教学。
杜老师执教的《日月潭》整节的课知识体系把握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内容定量妥当,将感悟日月潭的美景作为了一个重点,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时贯穿着词语的理解,朗读的指导,全面规划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朗读能力,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整节课都落实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张宇老师的授课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司马光》,这是孩子们首次接触文言文,全课以“读好文言文”“读懂文言文”“讲好文言故事”“感受人物品质”四个任务群为线索,结合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将课堂发言权充分还给学生,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妙语连珠,将首次接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一扫而空,学生们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读好读懂,将故事讲的声情并茂,赢得一众老师的好评。
李常波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李老师的这节课语言亲切自然,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上精彩纷呈,孩子们在杨老师的启发下收获颇丰。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内容紧凑。本着“留心观察”的主题目标,李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的方法,例如在描写翠鸟的外形上,首先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美丽”“彩色”,其次进一步启发孩子们如何美丽?作者在写翠鸟的外形时抓住了哪些重点部位?这些描写的顺序能否对调?层层深入,举一反三,试写小练笔,巩固所学知识。以此归类,留心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更好。
李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文本为范本,让孩子明白描写事物时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有顺序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并及时对孩子进行习作的指导。先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发现事物的特征,并及时让孩子进行习作练习,及时交流,及时评议,让孩子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有所得。
本节课尝试任务群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一步一步引导的读,学生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本节课无论是从设计思路、流程安排、还是课堂呈现,都让人眼前一亮,突出学生读、思、悟、说、评等语文素养实践。老师语调亲切,通过图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体悟关键字,感受黄山石“奇”。本节课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了主动探索,主动表达的过程。
《雾起在哪里》,本课跳出常规教学方法,大胆设想,用雾孩子的语言贯穿课堂始终。让孩子动手找出雾孩子的语言,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训练孩子的朗读。先老师示范,让学生感受,再学生扮演反复练习,达到感受心情,带表情、带动作读出心理活动的目的。最后通过雾孩子的语言找到被雾孩子藏起来的具体事物,过渡到生字的书写。教学过程中随文多种形式识字认字,夯实基础。
段祎卓老师讲授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秋天》,也是一年级同学开学来学的第一篇课文。她依托于“汉字高手”争夺赛的大情景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随文认识了“秋、了、树、叶”等字,会写一个字“了”,在讲授生字时融入了多种树叶,进行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知识融合;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
杨兵老师教授的是《秋天》一课,课堂上教师思路严谨,语言生动活泼。通过好词好句赏秋天,情感升华赞秋天,美文美读诵《秋天》三个任务来教学,学生们不仅在文本中体会到秋天到来时的喜悦,通过诵读也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喜爱。
刘子淇老师的语文课《画》,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设置两个任务“认准字音《画》中读”“认识生字《画》中学”。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引导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学文,并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生词,最终使这节课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倾听,老师的评价语言又恰到好处,更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推波助澜。
赵洺瑶老师讲授的是一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大小多少》。在本节课上,赵老师循循善诱,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再从句到篇,从文本拓展到生活,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不拘一格,识字方法丰富,趣味性浓。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多学科融合,综合性地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学习的广度。课堂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致高。教师评语精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节奏稳中有活力。
一颗赤心,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为期一个多月的公开课落下帷幕。但基隆教师钻研的脚步依然向前,从未停止!做教育,做好教育,做真正的好教育,基隆教师一直在奋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