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经过小班一年的生活,中班的孩子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同伴之间更加熟悉,无论在游戏还是生活中,都能大方自信地表现自己。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发现:小班的活动室很安静,中大班则比较吵闹,表现在:区域游戏时同伴间交流的声音很大,离园收拾整理时活动室里嘈杂等情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第一次讨论
针对班级吵闹的现象我和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的谈话。
1.什么时候比较吵闹?
建构区:建筑倒掉、积木碰撞、小朋友之间的交流。
阅读区:讨论的声音、换书放书的声音。
美工区:做手工的声音。
益智区:桌面玩具碰撞的声音、小朋友说话的声音。
2.吵闹的环境下有什么感受?
小湉:感觉屋顶要塌了
皮皮:觉得好烦呀
优优:不喜欢吵闹
果果:会害怕
阿沛:会听不到别人说话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很大,会造成入睡困难、精神烦躁、影响听觉神经等,除了这些,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呢!大声吵闹、玩具碰撞很大声……这些都是噪声;而悦耳的音乐声、海浪声、鸟儿叫、虫儿鸣……这都不是噪声哦!
教师思考:
问题出现以后,我们引导孩子们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给孩子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吵闹的坏处。这样不用老师说教,孩子们也能认识到以前班级活动中的吵闹行为。
声音多大是合适的?
孩子们对怎样保持安静达成了共识,但是仍然有孩子说:“老师,他的声音太大,吵到我了。”“我在小声讲话,没有大声啊。”这种现象经常出来,那么声音多大才算合适呢?
于是,我们利用手机上的分贝仪针对声音大小和孩子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认识分贝仪
大声喊叫时:指针指向红色领域,数字是九十几。
正常说话时:指针指向黄色领域,数字在八十左右。
小声说话时:指针指向绿色领域,数字在七十左右。
我们再拿着分贝仪去记录现在的班级游戏区
益智区:93
美工区:90
科学区:102
建构区:98
阅读区:71
教师思考:
孩子们都知道在班级里活动要轻轻说话,但是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一个长期的习惯养成,习惯的养成更是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提醒。
我们将主动探究的方向交给孩子决定,通过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进行表征,并且将经验分享交流,达到经验共享的目标,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孩子梳理探究的思路。
第二次讨论
这时,我们展开了第二次讨论,哪些环节需要安静呢?
孩子们觉得是:看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集体活动时、睡觉的时候、区域游戏的时候。
活动中可以怎么做?
针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并将方法总结分享:
小朋友可以这样做:
1.搭积木的时候要轻轻拿积木。
2.玩玩具、收玩具的时候也要轻轻地放。
3.讨论小动物的时候也要小小声。
4.排队的时候不讲话。
5.上厕所的时候也要轻轻地。
6.讨论、说话的时候要讲悄悄话。
7.看书的时候也要安静,不能说话。
8.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然太危险了。
9.起床穿衣服、鞋子的时候也要轻轻地,不能打扰其他小朋友。
......
教师思考:
孩子们探究学习的兴趣逐渐浓烈,都积极地讨论着怎么做才能控制我们的声音不至于太过于吵闹。经过热烈的讨论记录后,孩子们对自己和同伴的这些问题都提出了措施和方法,并将自己的经验通过表征分享给其他孩子。
设计安静标记
设计安静标记
把它贴到需要安静的区域去啦
安静的标志贴满了班级的角落。
安静下来的变化
关于声音探索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我们发现在室内孩子们能相互提醒保持安静,游戏区孩子们更加专注。这样一来,孩子们对班级的责任意识都非常的强烈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中三班生活场景吧!
区域游戏时:60-75
排队时:43
集体活动时:41
午睡时:33
盥洗时:71
绘本阅读《当我安静下来》
在餐前准备环节,我们阅读了《当我安静下来》的绘本,这本书用美丽的图画和温柔的文字,鼓励孩子停下来,用心倾听,思考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周围的世界。启发孩子用细心的观察和安静的思考,发现那些在日常喧嚣的环境中被忽视的东西。阅读完绘本孩子们主动分享:“当我安静下来,我会听见自己的呼吸的声音”,“当我安静下来,我会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当我安静下来,我可以听见喜鸟在唱歌”。
老师的话
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孩子能够增强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更加自信,并且由此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通过幼儿讨论、绘画表征等方式,幼儿表达对声音的探究发现,老师在倾听中了解幼儿的想法。倾听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不仅包含听,还包括解释、建构意义并予以回应。探究声音的过程中,我们追寻幼儿的脚步,及时给予手机、分贝仪物质的支持,也和幼儿一起梳理经验,进行总结达成共识。我们在倾听幼儿的观点时应该保持好奇心,保持好奇心能促使成人与幼儿在一起时能够持续地倾听。活动开展以来,班级逐渐从吵闹到安静,孩子们也从一开始交流时大喊大叫到现在的轻声细语,使用物品也能做到轻拿轻放。本次活动我们只是抓住偶发的事件,追随孩子,支持孩子,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发现,同时也推动了我们班级的常规养成,孩子们自主形成规则约定。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我们的教育更是要潜移默化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教育渗透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