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小学的简篇

熊宝
创建于2023-11-20
阅读 28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校际交流促发展 

携手共研话提升

—新城道小学学科带头人点餐送教暨联谊教研活动纪实

  2023年11月17日上午开展“丰润区教育局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送教暨基地联研”活动在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教育集团新城道校区展开,活动主题为“校际交流促发展,携手共研话提升”。教研室刘晓虎主任、王丽娟老师,以及来自刘家营学校、白官屯学校、大树小学、新城道小学的老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

        整场活动中,领导和老师们针对三节展示课进行了评课与交流,同时就如何深入理解新课标并使新课标落地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研氛围浓厚,教师们收获满满。

课例展示

《这儿真美》(三年级)—卢莹

  《这儿真美》所在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写作要素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卢莹老师通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海滨小城》两篇课文中“围绕景物来写”和“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方式,使学生明晰如何把美景写清楚。巧妙利用了对比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落实“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好的教学是层层推进的,能不断促进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卢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多角度围绕一个意思写,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具有层次上的提升,让学生对这一元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使写作变得更加有趣、有效、有意义。

《山居秋暝》(五年级)—王胜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诗歌吟唱、音乐共赏、旋律动听、声音柔和、相得益彰,王老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中。同时王老师设置理解动静结合描写的支架,让学生了解何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同时理解动静结合描写的作用,这也是在帮助学生落实本课的语文要素,从而使学生逐步感悟到诗人内心的追求,真正体悟到诗人向往和追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想意境。

《麻雀》(四年级)—周俊平

  周俊平老师带来的是《麻雀》第二课时,其所在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此单元需要落实“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语文要素和“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作目标。整堂课从大任务到小任务,围绕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表达的共性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同时周老师对本科语文要素进行统整、聚合,以深化学生对于语用知识的认识。周老师不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整合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相关表达中,让语文要素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精神养分和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


授课教师自评反思

  三位授课教师在授课结束后都对自己的展示课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

        卢莹老师提到,三年级习作在教学目标上的要求没有对作文字数提出特别的要求,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教师们不能用字数限制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要急躁,善于发现,学生们一点一滴的写作上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


  王胜华老师提到大单元教学就是一个教学事件,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学会左顾右盼上迁下联。明确好单元的语文要素,带着目标去思索、去积累、去感悟。在本堂课中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之美。同时在设计学习单时也注重过程评价,达到一个积极有趣的课堂效果。

  周俊平老师提到单元导语页的重要性。观察单元导语时图片也很重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从单元导语页入手,能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方向。周俊平老师巧妙地用课文教语文,由于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重点落在教学生“如何写”上,周老师紧扣习作要素,循序渐进地教学生关注发现课文中的文本表达密码,从而懂得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同时,周老师觉得在最后一个环节上给学生写小练笔的时间不太够用,也引发了与会领导和教师关于“语文老师如何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的探讨。

参会教师发表收获

  白官屯的刘老师谈到,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明确单元任务与语文要素。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朗读时先让孩子们找出古诗中的意境,而不是机械地读,不是简单按照节奏读。习作单元是为习作而服务的,周老师的教学不仅讲授了写作方法同时也将情感加入了进去,为五年级有关父母爱的情感的文章更加深入的理解做了情感铺垫。

  来自新城道小学教育集团华泰校区的徐丹老师谈到,卢莹老师的课给她的印象是润物细无声,整个课堂给人以稳重大方的感觉。说到她执教的《这儿真美》,有一个环节是学生根据预习单,围绕真美,围绕一个意思去写,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对于三年级来说挑战是非常大的,但是学生表现、师生配合非常出色。整个课堂中,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初步让学生锻炼了感受美、发现美,还有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了良好的语感,准确围绕核心素养确立的课程目标。

        《麻雀》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首篇课文,这也是习作策略单元。这两位老师一定是很认真的研读了课标和教材,都能以探究作者是怎样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的这一核心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特别是周俊平老师巧妙的设计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清楚了,才让我们感受到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进攻和退缩,让语文要素落地课堂。

  来自新城道小学的饶佳老师,从教学设计和“学为中心”这两大方面谈了谈自己对《麻雀》这堂课的收获。本堂课周老师以任务群层层展开教学,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每个教学目标都很明确,孩子们能清晰地知道本节课自己在学什么。同时,周老师在整节课中不断的给予学生活动、思考、想象、发言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与思考也都令在场的听课教师为之动容。

  来自大树小学的青年教师谈到,《这儿真美》这节课,从“先选景色—抓住哪个景物—从课文学习写作方式”这样的思路来进行习作教学,通过老师展示例子,学生更加有了写作的思路。《麻雀》这堂课围绕语文要素,梳理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使学生理解了老麻雀和小麻雀鲜明的形象,同时为学生搭建了支架,理清了思路。

与会领导指点迷津

  教研室王立娟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解答,王老师特别强调了教师如何实现40分钟内对教学环节的把控的问题。王老师用数据说话,与各位老师明确了我们的上课时间与对整本书的教学安排。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明晰三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是否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对已有的学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明确;在教学设计时是否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大单元的备课思路与学习思路有效落实。这三个问题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深入思考,也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切实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教研室刘晓虎主任指出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本次活动包括18位送教教师,覆盖全区120多所小学,包含16所区直小学和所有的乡镇小学,凝聚了背后团队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付出,是教师队伍的一次锻炼与提升。本次活动使校际间的交流得到了附近和发展,促进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优质发展,促进了丰润教育事业的稳步提升。

        刘主任在最后肯定了所有教师们的付出,他强调本次活动积淀了三种精神:精益求精、实干创新、团结协作。正是在这样精神的引领下,丰润的教师们稳扎稳打,不断地共研、共建、共进,为促进丰润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奋进。

总结 期望

  新城道小学教育集团华泰校区刘红梅校长最后进行总结发言。刘校长感谢丰润区小学教研室对本次活动的用心安排与悉心指导、感谢点餐式送教活动中参与的每一位老师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感谢新城道小学为本次活动进行的积极准备。

        最后刘校长提出了三点希望。“学而思才有所进”,刘校长希望所有教师们将收获到的心得整理好,回去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不足;根据今天学到的心得和学习方式尝试备一节课,将所学知识切实的用到课堂中,将新课理念落实到地;不懈努力,继续学习!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提升。我区全体小语教师将以本次交流会为起点,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学思悟践,在新课标的实施中找到专业成长的支撑点,把握专业成长的创新点,为我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集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

乘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碰撞思维,启迪智慧

共同分享

     一路成长!

阅读 28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