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开始关注“两个集合组合在一起,或者把一个大的集合分成几个部分”发生了什么时,那么他们就开始理解数量的变化,即在形成数运算的概念。
但,在幼儿积累数运算经验的早期并不需要关注加和减的算术和符号,尤其是脱离真实情境和实物的加减。幼儿需要很多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的表征经验,才能在没有真实情境的情况下时使用数符号,他们需要积累大量现实生活中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感性经验,才能进行脱离真实情境的抽象的数学运算。 (因为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在目前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周围的很多家长都急于让幼儿很早地学习10以内,甚至是100以内的加减运算。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运算,而只是机械地记住类似于“3+3=6”这样的算术,这可能会阻碍幼儿理解数量运算的真正意义。
当幼儿的生活经验足够丰富,数概念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才能开始接受+、-符号的表征,并逐渐将抽象的数学从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抽象出来。
例如三块饼干再加上三块饼干就是六块饼干,三个苹果再加三个苹果就是六个苹果,三朵红花和三朵黄花一共就是六朵花等等。因此,当类似的这种解决问题的经验足够丰富时,抽象的+、-符号表征就会如期而至,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因此,幼儿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基础上。
于是,我们在班级开展了一节数学游戏活动《种豆子》:通过幼儿帮农民伯伯种豆子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在帮农民伯伯“怎样使豆子种得快,怎样把地种得多”的问题情景而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数的分解和组合经验来解决问题。
玩法与规则:
1.幼儿分两队玩种豆子的游戏。(绿队和蓝队) 2.两队小朋友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豆子。 3.将取到的豆子播种到一块地或分开种到两块地里。 4.每块地里的豆子满4颗后用圈围起来,表示此块地播种成功。 5.最后看哪一队种满的地多则获胜。
让我们来看看咱们是怎么给农民伯伯种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