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同伴友谊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
学校:敦煌市幼儿园
审核:陈老师
班级:中三班
编辑:张梓溪家长
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自信健康地成长尤为重要。良好的同伴关系具有以下主要意义。
同伴交往可以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他人经验的机会。通过强化、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将其同化到自己的社交行为中去。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怎样进行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怎样解决冲突和应对欺凌;同伴还是孩子特殊的信息渠道,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同伴既可以给孩子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孩子与他人比较的对象,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一定的社交规范和技巧。
能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孩子的归属感来源于他是否被同伴群体所接受。能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孩子就找到了归属感;当群体同伴接纳了孩子的想法,采取了他的建议,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温暖和友爱,满足孩子爱和尊重的需要,从而获得安全感。如果孩子在同伴群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便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孩子的情绪向社会化发展
孩子在逐渐长大脱离父母的过程中,更愿意与同伴一起建立友谊,彼此互相分享快乐和悲伤,情绪会变得稳定。同龄人之间的交往,除了可以分享有趣的信息,提供支持和帮助,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它能够让青少年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发展水平的准确反馈。
只有跟同龄人比较,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什么水平,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恰当。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还有助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还会让孩子慢慢消除孤独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有利于情绪向社会化发展。
有利于孩子增强信心积极探索
孩子通过及时的同伴反馈,发现自己的不足,同伴成为调节学习活动的指路“灯塔”,在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激发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孩子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丰富感性认识和经验,增强信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融入不同群体,尽情探索,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有利于孩子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青少年渴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同伴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被关注,被赞美的本能倾向。当自己没有受到或者受到较少人关注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同伴既可以给青少年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青少年与他人比较的对象,青少年在将自己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交往经验中来确立自我的地位。
同伴交往过程中的经验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巨大。好的经验促使其良性发展,不好的经验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同样青少年的人格也受同伴的影响。同伴人格的好坏,行为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同伴就如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不良的同伴关系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当孩子面临陌生的环境时,有同伴在场可以起到与父母同样的作用,可以消除紧张和压抑,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从而减少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满足社会需要,得到同伴群体的认同,知道群体中的其他人赞同或肯定自己的某些方面时,对孩子的自尊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容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形成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与同伴共享群体的规范,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