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共享·创新
——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丽
创建于2023-11-19
阅读 30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除了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域参展,还设有SERVE奖成果、科学教育、家庭教育、项目学习、未来设计、未来媒体与数字素养等特色主题展区。全球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和专家汇集于此,共同探讨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挑战,这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广州中小学“四新”能力培育工程的老师们,有幸参与了此次教博会。我们徜徉在五大展馆中,参观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

一.海纳百川 成果荟萃教育新进阶

  上午,带着满满的期待,“四新”能力培训工程的学员们准时踏入教博会会场。一楼的展厅内,一个个解决教育真问题的好成果让我们眼前一亮。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家庭教育、幼儿衔接、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辅助手段等。参观此次教博会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让学员们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效融合的教育。学员们善学乐问,在参观期间遇到问题时,积极与会场人员交流沟通。

  下午,有各类专题讲座供学员选择学习,其中包括教育数字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价、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等,从学校管理到学科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践,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二.深度学习 望闻问切探索新发展

  从化鳌头中学: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中,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卢成皆副校长作了《粵港澳大湾区融合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与启示》主题发言,深入浅出地介绍融合教育的概念、背景和落实方法。珠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在《大湾区教育的定位和目标》主题发言中阐述了价值教育、全面教育、现代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关键与方向。通过用好“他山之石”,搭建“互鉴之桥”,实现大湾区教育 “共美〞的目标。

  白云区云英实验学校: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做数学”这个名字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做数学”是学生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运用材料和工具,在动手动脑相协同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关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跟“做中学”的理念是高度吻合的。“教育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我深以为然,从学科教育来说,“塞满”意味着告诉和派送,还意味着放得又快又满,这样容易导致知识“夹生”。事实上,我们作为教师,总是希望教给学生更多的客观知识和精确结论,其实这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花都区新华街培新学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珍惜这一次的学习机会,第一天,怀揣教育初心流连在“琳琅满目”的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展前,驻足思考:教育理念不断在更新和发展,学无止境,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引领学校教师更新观念和理念;摸清教与学的的辩证关系,在变与不变中,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驻守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相信教育的力量,教博会海纳真心做教育志同道合之士,实现思想碰撞,互通有无,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增城区荔城第三中学:今天,我有幸参观了在珠海举办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在博览会上我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还看到了一些创新的教育理念例如: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是学习区域整体改革等。

       教博会举办的规模庞大,吸引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研究成果展示。在博览馆的各个展区,我看到了很多精心设计的展台展示了各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资源。有的展台展示了互动式教学工具,有的展台展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亲自体验和交流,我对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交流互动 素养主导教育真境界

  参加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对于大家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这次盛会上,得以亲眼目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创新成果,看到了很多基于新技术、新思想的创新应用,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创新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无限可能,认识到了教育创新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启发了我们“四新”班学员对于教育创新的思考和探索。

  本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教育创新成果、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视野的平台,展示了中国教育创新成果的最新进展和优秀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阅读 30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