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能否如此热烈的活……

宝宝
创建于2023-11-19
阅读 30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天是11月19日,周日,我八点起床,清水洗脸,草草收拾,认真吃饭,匆匆出门,前往安阳市图书馆,参加每周日上午9:00准时开始的“殷商文化大讲堂”。本期特邀主讲嘉宾:李恩义。讲座内容:《<诗经>中的豫北地名及故事》之二。对于“安阳市文化大讲堂”公众号活动推介页面上关于李老师的详细介绍,其实我也没有太在意,只是感觉对“诗经”、对“豫北地名故事”这些关键词感兴趣,就如期参加而已。

  走进安阳市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暖意融融,那么多熟悉但不熟识的面孔,如约而至,少长咸集。人群中能一眼认出活动推介页面上介绍的李恩义老师,他带着疫情期间每人出门必备的一次性口罩,在第二排座位上等着大家的到来,他衣着特别朴素,精神异常矍铄。我在中间第三排离李老师不远的地方坐下,他满面笑容,热情地站起身跟素未谋面,不曾相识的我打着招呼:“来了?”顿觉暖流从脚心腾起,涌遍全身。

  讲座开始,李老师好像不会说普通话,也没有要摘掉口罩的意思,刚开始听起来是有点儿费劲,不过结合屏幕上文字版的讲稿,边听、边看、边记就好多了。再仔细看,李老师的耳朵上好像有个什么东西挂在那里。因为李老师讲的故事精彩,我的注意力瞬间全被转移到诗经里的豫北地名故事里去了。李老师讲到《卫风·河广》里的“河”指“黄河”,黄河铁头豆腐腰,卫国除了黄河还有卫河,又称御河;讲到《淇奥》中的“淇”指“淇河”,淇河的淇鲫和蚕丝蛋久负盛名;讲到《国风·邶风·旄邱》中旄邱在开州,今濮阳西;讲到《鄘风·桑中》中的沫地指淇县的朝歌,是卫国最早的都城。讲着讲着,李老师兴致渐高,忘乎所以,不自觉把口罩拉到下巴处露出嘴巴来,这样好,我们听的更清楚,李老师讲的也更带劲。此刻,我才发现,李老师鼻孔处好像有个吸氧气时才用那种氧气管子插在里面,我似乎明白了李老师不摘下口罩的是有原因的。李老师身体有恙?看不出来呀,精神面貌这么好,讲起来兴致如此高。来不及想太多,瞬间,思绪又被李老师拉回到诗经中的豫北地名故事里去了。接着听李老师讲《邶风·泉水》中卫的五代都城分别在朝歌(今淇县)、曹邑(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楚丘(今滑县八里营乡殿上村)、帝丘(今濮阳县东南五星乡高城村)、野王城(今河南沁阳);讲到《卫风·氓》中的顿丘在不同时期指不同地方,周到西汉时期的顿丘在浚县,东汉到五晋时的顿丘在清风县西南25里固城附近,晋以后的顿丘在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附近;讲到《卫风·氓》中的复关在澶州(今濮阳时市)临河县。除此之外,《诗经》里的爱情故事,李老师也讲甜情蜜意,有滋有味。整场讲座,李老师滔滔不绝,热情洋溢。看似在听几千年前的《诗经》,实则在讲我们身边的故乡,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油然而生。

  互动环节,李老师依然热情不减,说:“讲着讲着我也没心事在乎自己的形象了,就随手把口罩撤了下来,这样形象不好,但感觉更舒服一点儿。”军杰老师急忙说:“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么有趣的灵魂比外在形重要太多。”殊不知,此刻,我们的心是如何不安,如何忐忑。李老师的身体究竟怎么了?一定有问题,但又确实不像有问题,神采奕奕,满面红光。殊不知,此刻,我们的情是怎样的仰慕和望尘莫及。

  讲座结束,心中依然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久久不能平。回家路上,我迫不及待联系艳红老师了解李老师的身体状况,才知李老师之前做过手术,只能通过鼻饲管进食或喝水,已经好几年了。此刻的我,心生敬畏,又五味杂陈,手中的笔蠢蠢欲动。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儿,会让自己情不自禁,用笔把他留在记忆里。据说,这是76岁高龄的李老师第二次在文化大讲堂讲课了,第一次分享后,艳红老师担心他的身体,安排了一次就没再安排,但李老师很执着,一直想讲完,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些听众的幸运。

       曾多少次想过自己老了的样子,曾多少次想过自己老了的生活,千万种可能,千万种场景在脑海中掠过,却从没想过,老了,还能如此热烈的活……

阅读 30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