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十一月的青岛,乍暖还寒,我们一行五人带着对进一步理解与运用新课标和推进新课程教学变革的满腔热忱,有幸共赴青岛胶州瑞华实验小学,参与这场为期两天的山东省小学语文学科新课标培训暨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展示研讨会。
开幕式上胶州市教育服务中心卢正国主任向大家介绍了胶州市持续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实现增效提质的典型做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他还指出我们要在观摩中思考,在交流中凝聚,在碰撞中升华,为小学语文发展积蓄能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的改革,我们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相携相伴,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前行。这也是每一个有幸亲历现场和虽未能到来却热爱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小语人的心声。
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从当今教育改革时代背景、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理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几个核心议题这五大方面,用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案例,让我们在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与实施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他是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荣教授指出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是在情境驱动下,加强整合、突出实践、素养导向,培养发展的、有后劲、可持续,会创造的人,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更应该培养有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使其更具学习力、审辨力和实践力。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上,对于任务群他持百分之百的认同,但是反对百分之百。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教授也指出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需要在大情境下,也无需都要有相关联的任务驱动,有关任务群其实就是在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即可,任务群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然,面对大观念、大任务、大主题需要加强整合,需要“教学评”的一致性,需要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倡导教师“一专多能”,深化终身学习理念,进行学科课程研发,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做到“眼中有人”、“胸中有图”、“心中有数”、和“手中有招”,学生的未来可期。
接下来是山东省教科院的高旗博士为大家做的《“四新”行动:小学语文变革山东经验与愿景》专题报告。她从洞察全球局势,认识素养导向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制度,把握教研工作的崭新形势、开展“四新”行动,践行小语变革的区域方案、把握行动要求,迈向山东小语的发展愿景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对教学改革的几点提议。其中,聚焦专业技术,提升师生教学素养这一点让我感受颇深。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提高师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再者就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引导师生关注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 推进信息技术与小语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四是提高学科育人能力: 加强立德树人和学科思政能力,提高在育人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五是提升评价与反思能力: 培养师生掌握科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能准确评价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能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这也会作为我今后教学上努力和转变的方向。
16日下午聆听了商德远校长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成果报告。成果重点研究解决了如何构建语文个性化课堂的问题,通过构建个性化课堂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个性。个性化课堂的课堂理念是育人为本,课堂实施是因材施教,课堂评价是彰显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构建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制定“预学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借助任务群设定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彰显个性,运用多元化评价迁移运用,最终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最终让学为中心的课堂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接下来聆听的两堂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册)和《鸟的天堂》(五年级上册)都是围绕学位中心,教师提供“支架”的个性化课堂教学范式,有字到句到文段,借助多元评价,层层提升,充分发挥学生课下课上自主搜集资料,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17日上午,威海市高新区沈阳路小学丁莉莉校长带来了题为《小学“全景式”阅读教学系统构建与实施的二十年探索》的报告。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阅读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阅读教学实践还存在缺乏广度与深度、缺乏整合性与系统性等问题。沈阳路小学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历经20年,创新构建了“全景式”阅读教学系统并高质量实施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为多学科阅读育人改革提供了范例,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方案》提供了路径参照。
自主确立了基于综合育人的小学“全景式”阅读教学理念。经纬纵横编织,纵向构建分级阅读体系经线,横向构建“全人员、全领域、全时段、全场景、全方式”纬线,全面调动认知和非认知因素,实现阅读教学内外全景的和谐统一。2.开发了阶梯化、螺旋化、序列化的“全景式”阅读课程群。依据实践逻辑,建立基础类、拓展类、综合类三大课程群,构建“阅读+”课程开发模式,深度链接核心素养的多学科、多领域阅读内容和方式。3.形成了沉浸式、融合式、体验式的“全景式”阅读教学策略。立足具身学习,开展项目化、游戏化、角色化阅读。通过多学科跨界融合协同教学,创新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读、联、融、展、评”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切己体察,获得独特感受。学校还配套打造适合阅读的“11357”阅读场馆,实现了“三线并进、两轮驱动”,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
接下来由徐晓明和张亚飞老师带来了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宝葫芦的秘密》,在语文教师的任务驱动下,孩子们一步步解读对《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认知,最终通过辩论等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最终有阅读到悦读再到越读,音乐老师则让孩子们为符合这一故事情境的旋律写词,这两堂课将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在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和阅读的激情的同时,更促进孩子们学科素养的提升。
下午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彭媛主任带来了题为《成长在温暖的绘本里——1+5+N: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嵌入绘本主题阅读体系建构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循因筑基,探寻语文教学与绘本阅读教育的“共融点”;落地生根,锚定师生语文素养提升与绘本教育的“共情点”;拔节生花,畅联语文教学与绘本阅读教育的“共通点”和与一群“花婆婆”相约,做一件让世界变美的事情五个部分。
2022年新课程标准落地,项目组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将绘本有机嵌入语文教学,进行了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绘本主题阅读嵌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探索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成果体系。建构了1+5+N: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嵌入绘本主题阅读体系,即1个育人目标、5类阅读成果、N维度更新与优化,实现绘本阅读价值最大化和语文教学高质量提升; 提出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小衔接新策略,“三点”阅读策略、“四个适应”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形成了以学校为原点,以绘本阅读为路径,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校·家·社”合作新模式;探索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总-分-总”三段式区域有效教研新模式;开拓了“1+5+N”体系引领下的教师发展新路径,搭建“学·研·展”平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攀升式发展。多方向为我们展示了研究团队在低年级绘本教学中做出的扎实成果。
日照市东港区天宁小学董丽老师执教了课例《比尾巴》。董老师遵循孩子们的身心特点,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可爱的学习小助手开启本节课学习。创设了充满孩童趣味的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学习情境。在小助手长出尾巴的情境中,绘本《要是我有尾巴》自然补入,向孩子们开启了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于新课标的认识和在课程上的运用,我们要始终遵循课标精神坚定地朝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行走,我们要立足实际学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我们将不断深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把握课程改革新航向,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我们带着这些满是芬芳的教育“花香”,继续飘向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