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2023年11月17日,福安实小阳泉校区四年段的学生前往穆阳参加“古镇新韵”项目式研学实践活动。
盼着盼着,这一日终于来到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激动地等待着出发。
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踏上了这次冬日研学的大巴,出发向穆阳进军。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基地,教官先给同学们训练站姿,"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同学们练了可认真了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做陶泥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其实玩泥土我最在行了。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油纸伞,油纸伞制作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油纸伞,作为‘穆阳三宝’之一,承载着穆阳人百年手艺,包括号竹、做骨架、罩面、绘花穿线、上油等复杂工序。
穆阳纸伞始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但久负盛名却毋庸置疑。一把 “骨状穆阳伞”看似简单,制作过程需要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序: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步骤,都颇为讲究。
通过油纸伞制作与穆阳历史介绍相结合,让我们熟悉‘老’手艺,进而品味乡情。接着我们开始依样画葫芦,开始一步一步制作油纸伞。你看,我们制作了有板有眼。
不一会儿,一把把独一不二的油纸伞悄然在绽放。
穆阳线面是福建福安传统的地方面食。其生产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经过太阳晒制而成,据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
下一站是仰止祠。同学们走出线面厂,沿着溪畔向古镇走去。溪里一群群的鱼儿也跟着我们。傍晚的夕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们走过石墩桥,听着流水汩汩地流淌,我们虽然很累,但是每个人都很激动。
仰止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位于穆阳小学小礼堂,现重修至石马兜古巷内,位于石马兜南薰门入口50米处东鲁支祠旁。讲解员说:"‘仰止’一词,出自《诗·小雅》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慕、向往之意。这句话多用来比喻一个人品德崇高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并且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
“相比认识古厝,更重要的是认识古厝积淀的文化。”穆阳仰止祠所供穆阳三贤——缪烈、郑寀、谢翱这般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使得这座小院涌动着诗书传家、耕读继世的家国情怀。讲解员娓娓道来。
门口的一汪清泉,喷泉的水花飞溅在婆娑点点的阳光下,像清虚宁静的空气一样清澈闪耀,阗然无声。
太阳公公慢慢向西斜落。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天的研学即将接近尾声了。回顾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所学,我身为福安人我骄傲,我一定要将穆阳古镇的美食美景,以及古文化进行宣传。让人人知道穆阳,了解穆阳,向往穆阳!使穆阳特色小镇焕发活力、显露生机,更好延续穆阳文脉。
The end,花絮来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