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题研究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理清研究思路,交流和分享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课题的研究质量,促进研究的稳步推进。2023年11月7日,平和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科研县级课题《“双减”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阶段研讨活动在平和县官洋学校举行,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理论学习
课题核心人员林丹桂老师发表讲话:课题组要以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为引领,按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课题研究组要求,开展课题理论学习。
课例展示
方灿辉老师执教《沏茶问题》。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把现实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这堂课上方老师先后利用“给客人沏茶”、“吃感冒药”、“购物”等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营造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探索交流,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陈柳君老师执教《植树问题》。这堂课利用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小组合作,用较小的数量,让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间距和间隔数这两个概念,从而自己推导出:间隔数=总长度÷间距,棵数=间隔数+1,突出了教学重点,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蔡明珠老师带来的《认识钟表》。蔡老师运用儿歌和直观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时钟的特征,让学生准确认识整时。在教学中,蔡老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小朋友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张林河老师执教《数学广角-数与形》。张老师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数与形,然后课件出示例1正方形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以形助数说出每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每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每列(或每行)的个数的平方,再引导学生数形结合探索出“从 1 开始的连续n个奇数相加,和就是n的平方”。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到形中藏数、数中显形,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张清艺老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张老师让学生动手用七巧板拼出喜欢的图形,直观感受每个图都有7 块板,并填写表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7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和表示意义及编制七的口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性,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经验得到积累,游戏竞赛来检测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陈培蓝老师执教《圆的认识》。陈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看、画、折、量等操作,经历了猜想,发现,归纳等活动,感受并发现了圆的特征,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学会了画圆,体验了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生活中圆的美。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得到了煅炼,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林丹桂老师执教《可能性》。林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开始,林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抽签进行导入,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在猜测、表达、交流中归纳,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同结果,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概念。接着,开展了学生喜欢的摸球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游戏,参与学生游戏的全过程,通过猜测、验证,在交流中再次领悟“可能性”。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可能性有关随机事件,再次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评课议课
课题组成员集聚在评课室,课题组成员们分别对以上课例进行点评、分析,各抒己见,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为下一阶段研究的着力点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对课题研究有了新思考,课题组将继续深入研究,将思考化为实践,为课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奠定了基础。
编辑:陈培蓝
图片:林丹桂
一审一校:张林河
二审二校:方灿辉
三审三校:张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