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免疫力较弱,极易感染,为保护幼儿健康,现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共同关注并做好预防措施。
秋冬常见传染疾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以婴幼儿为主。秋冬季期间,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从而引发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一般在39℃以下,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心、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的疱疹或红色丘疹,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4天内康复。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常换气、勤洗晒、消毒、接种疫苗。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传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幼儿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畏寒等表现。病程一般为2-3天,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表现。
预防措施: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水痘的特征性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保持双手清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常伴有高热、咽、喉痛、头痛、厌食,咽峡部出现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预防措施: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居室通风。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病毒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来源:办公室
一审一校:余娟
二审二校:周开玉
三审三校: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