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幼儿园课程改革也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历史契机下,对十余年间我国课程实践的变迁进行梳理,回顾变迁的背景,分析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特点,展望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国内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拔高幼儿园顶层设计水平,聚焦游戏精神、有效提高厦门市幼儿园课程质量建设,厦门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与明师课堂一起,联合业内一线的专家、教授于2023年11月18日,在西南大学开展了“游戏精神下的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培训。
初冬季节,寒风瑟瑟,但“何跃梅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内心却沐浴阳光,温暖似春,早早的来到会场期待着今天的学习。
上午是王禹园长的讲座,王禹园长简介: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御园园长,姑苏教育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市名校长培养基地成员,区科研中心组成员;河南师范大学国培特聘专家;苏州市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评优活动一等奖,《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副主编,主持省教研重点课题、省前瞻改革实验项目。
王园长的讲座是“幼儿园野•趣体育运动课程及行动案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享:
一、背景问题
野趣体育运动课程:是以“健康为首〞 和“游戏精神”为核心理念,以幼儿 “健康活泼、灵动矫健、坚毅勇敢”为目标导向,以优化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方式与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形态为课改主攻向,旨在借助环境优化、资源开放、活动优化,教师支持、家园共育与质量评估等课程载体重构幼儿园运动课程框架体系与组织路径,构建指向幼儿运动习惯、能力与品质完整发展的园本课程模式。
二、路径探索
课程内容:明确建设重点
1.提升健康体态与素质:健康坚毅,乐玩乐学,向上向善,在多元体育运动中实观健康体态与核心品质的真发展。
2.实现野•趣环境育人:设自然开放,多元有趣,适度挑战的运动环境,凸显环境的育人价值。
3.完善体育运动课程结构:构建户外混龄、动作教学等基础课程,兼顾运动节日、远足挑战的拓展课程。
4.改进课程组织与实施:立体组织混龄体锻场,动作学习场、户外挑战场与节日展示场的实施框架。
5.革新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安全维护者、自然观察者,游戏共玩者、智慧支持者” 角色要求。
6.形成领域互推台力:融合家长,社区与院校专业资源,构建幼儿园体育运动课程建设共同体。
三、质量评估
明确评估导向:
(1)“野趣”体育运动课程方案循环修正改造。
(2)找准课程经历中师幼成长发展的问题与着力点。
(3)“野趣〞 体育运动课程组织策略的优化。
(4)"野趣〞体育运动课程评价办法的改进。
四、课程成效
四个“看见”:
看见儿童的发展。
看见教师的成长。
看见园所提升。
看见调整方向。
对接儿童喜欢且富有挑战的体育活动,我们着眼“小处”的课程视角,从运动版块出发,架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趣味其人生” 的内隐文化符号,借力目标体系的梳理、框架内容的构建、组织实施的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的尝试,优化野趣运动环境、架构六大关键课程、提炼课程建设经验,真正探索符合儿童差异需求,支持儿童有效学习,保障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园本课程样态……。
下午是唐敏教授的讲座,唐敏教授简介:昆明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昆明学院附属幼儿园总园长,现任云南省学前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云南省十一届、十二届妇联执委,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常务副主。曾获首届“云彩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昆明学院 “教学名师奖”、“最美昆院人”,云南省“国培计划”优秀管理者。
唐教授带来的讲座是《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的师幼互动及家园共育,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师幼互动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活动重心就从家庭转移到了幼儿园,教师就成为幼儿在家庭以为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时,师生关系便开始建立。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工作能力和教学内容,都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与幼儿交往,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特点和家庭状況,帮助他们克服交往上的障碍,培养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家园共育
家长是幼儿园工作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协同能够促使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幼儿园应该与家庭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充分理解教师工作对幼儿成长的价值,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家长积极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今天两位老师的讲座都是干货满满,切合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室的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大家都认真记录,从中受益匪浅,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会把这次培训内容分享给同事,将所得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