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道阻且长,行将且至——袁蕾名师工作室大单元课例研讨

创建于2023-11-18 阅读2544

昆明市第五届袁蕾名师工作室

工作简报

2023年第二十六期(总第98期)

2023年11月15日

  2023年11月15日,昆明市袁蕾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一堂,继续就大单元的教学进行研讨。

      师父的指导

会议伊始,师父就工作室成员目前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设计的理论依据、核心任务与学程、评价方式方面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它以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所以在组织教学时,一方面要以课本内容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课本内容,要灵活地进行融合,做到“用教材”培养能力而非只是“教教材”。

设计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单元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指向写作,最终实现读写一体。核心任务再分解为学程中的子任务,由子任务来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并配有相应的评价量表,其中评价量表要能体现学生在一堂课中的进步。另外,学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单元导读环节,让学生整体学习生字词,并围绕单元阅读大概念、语文要素、核心任务等组织课内对比、课外对比阅读。

评价方式方面,每个教学环节要设计导学提纲,评价量表以及检测,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和自学工具。作业布置上,要设计单元综合运用的作业,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以此来检测其语文素养达到的程度,比如可以进行基于单元大多数要点的监测——测试反馈,可以找他人优点与找自己缺点,从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等多个维度设计选做题和必做题,来整体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设计学习评价,这是为各学程某项知识设计的评价工具,是对单元子能力的监测。

师父的指导让我们拨开了大单元教学探索之路上的重重迷雾,豁然开朗了起来。师父还鼓励我们去探索大单元教学下的不同课型——复习课、单元导读课、整理课、拓展课、融通探究课、跨学科的实践活动探索课。

课例分享

起红娅老师分享了《不负凌云志,起航正当时——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与九上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相结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例,起老师融合了八下四单元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了在初三誓师大会上做以“奋斗,初三的底色”为主题的演讲为单元核心任务,以此展开学习活动,并给出小组活动过程互评表,演讲稿评分表,演讲现场表现评价表,为学生提供了详细明晰的学习支架。

高家梅老师分享了《赏山水美景,品忧乐情怀——九上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例,她设计了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方法升格自己的作文,并参加“主题写作周”的征文活动的核心任务。从赏美景到析方法,再到悟情怀,最后学以致用,层层深入,既实现作文升格,也实现能力升格。

潘婕老师分享了《学习仿写——八下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例,她设计了写一篇以物为中心的发散性多叙事抒情散文的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指向写作,做到了读写结合。同时给出“提纲等级量化表”“非线性散文星级量化表”,做到了评价方式可量化。

丁梦维老师分享了《舞台绽华彩——九下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例,丁老师选择了戏剧单元,依托教材的三个任务,设置了三个学程——阅读与思考,走进戏剧;准备与排练,走近戏剧;演出与评议,走出戏剧。在每个学程下,又设计三个子任务。同时设计“最佳演员评分表”“最佳剧组评价表”的评价量表,展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

在杨淞文老师的主持下,课例分享的氛围时而安静,时而热烈。四位工作室成员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大家细心地听取,认真地做笔记,适时地讨论。在分享与讨论中,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之路又明朗了一些。

最后,结合师父的指导、课例分享的讨论,我们修改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模板,使之更高效、更合逻辑、更适合。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之路是漫长的,但工作室成员在师父的引领下,同伴的互助中,我们相信我们会走得更远。

阅读 25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