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10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杨杨老师🐾
创建于2023-11-18
阅读 7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数的组成与分解,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数字中的奥秘

老师,1+9等于多少?1000+5000等于多少?老师,你知道数到100以后的下个数是什么吗?……小朋友的脑袋里总是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喜欢数学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探索欲望,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探索《数字中的奥秘》,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快来跟我一起做个数字手指操吧🙌

00:21

趣味小课堂

  在幼儿阶段,学习数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孩子思维灵活,可塑性强,对事物有好奇心,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老师们不断教研、讨论,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让小朋友认识数的分解与组合时,运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棒,幼儿根据颜色把小棒分成两份,从而感知数的分解与组合。

  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更有助于理解分解与组成。

课堂小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课程要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孩子的生活素材,选取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科学领域

数学认知

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中要求5~6岁幼儿要达到: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育建议

👉🏼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

1、游戏中遇到让4个小动物住进两间房子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小朋友问题时,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

2、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

3、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等。

阅读 7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