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诊断教师教学及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11月15日,六年级数学组召开了期中测试分析交流会。
一、会议由六年级数学组组长林海丽老师主持
二、教师发言
各班老师对本次测试的成绩、试题、学生答题情况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分享了不少好的改进经验。
黄茂海老师针对这次考试,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表现是掌握的不够牢固。这反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对新知识要当堂理解,当堂消化,而不是等到最后再复习。
陈和凤老师针对错题进行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清晰;2、理解能力不够;3、课后巩固练习做的不够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应举一反三,后半段重点强调课后进行反复巩固,在课堂上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冯芬老师提出,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较差,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曾蔚老师,本次试题知识面广,注重生活实际运用,发展学生思维,题目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杨小雨老师提出,课上应该要讲的细,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把较难的解决问题进行分解教学,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平时做题让孩子们把关键词关键条件圈起来。
李春平老师提出,从这次测试的情况来看,有很多本该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题目,而是由于题型变化了,或者条件变化了,致使学生两眼发黑,一点儿也做不出来了。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在当堂练习时,可以适当变换一些练习的形式, 而不是把书上的题目原本的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遍,或者在小黑板上再抄一遍。有些题目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在书上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丰富了课程资源。而且长时间的这样训练学生,还能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拓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杜斌老师,通过这次测试的情况来看,有部分题目,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中复习时,一定要做到知识系统,内容全面,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李益丽老师提出,1、注重计算解方程;2、丢分最多的填空和选择;3、立体图形通过看单位入手,平方是求面积,立方是求体积。
陈家基教导提出,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2、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最后林海丽组长对本次测试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1、数学基础薄弱,对于基本概念和运算不够熟练。
2、计算不够仔细,拿到满分的人数较少,解方程掌握不好,算理不明,运算定律不能灵活运用。
3、操作题拿到满分学生较少,不能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做出正确的分析。
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很多同学对应用题不会分析理解,找不到正确的单位“1”,分不清用乘法还是除法。
改进措施:
1、在计算教学上常抓不懈,做到:口算日练,笔算要熟练,运算顺序要强化,计算要提高准确度。
2、出卷者对思维的要求高,是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是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有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中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
每一次的反思、总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带着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