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的无比热爱。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提倡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面对后进生的转化难题,我们始终坚信爱的教育,王老师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对辅差工作的具体开展有以下两条原则。
一、多做正向关注
王老师认为后进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解决问题意志薄弱,这种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生。第二种是他确实学不会,长期在负面评价中不相信自己,无法转化的学生。
她举例班里两位属于第一种的同学:姚同学、胡同学。她说姚同学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上课都会从厕所姗姗来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上课不听,作业不写,做的习题、批改都无从下手,和同学的交往也格格不入,有时候确实让人头大。但王老师发现他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他练习册上的题对的不多,但旁边的画,画得很有想象力;他不爱写抄写作业,但语音打卡的语调却模仿的惟妙惟肖,很生动。所以,上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王老师会找机会让他展示,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也带动了学生模仿练习朗读的热情。后来他的背诵任务完成的特别快,王老师肯定他的此表现后,慢慢愿意写作业,讲题时偶尔自己会抬头了,特别是从四十多分稳定在七十多分后,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领到了进步奖章,他现在和周围同学真的是打成一片。
胡同学在开学第一天,只是按高矮排个位,她整整哭了一上午,嫌座位偏,王老师告诉她一月整组换位一次,又嫌同位成绩不好,嫌前后没有朋友;和男同学吵架能彪悍的把男同学骂道痛哭流涕。就是这样总有事、内耗大,学习完全不在状态的孩子,她也有很多优点:字,写得很好,画,画得很棒,王老师发现适时肯定的语言,鼓励的眼神,对话时轻松的语调,甚至是在全班同学面前为其创设的成功展示的机会……这些正向的关注长期积累下来这位学生身上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其实正向关注、正向反馈只是后进生转化的第一步,用这种方式把学生推回到他自己,让他们慢慢学会对自己的事情更有责任心,在面对批评与困境才能摆脱情绪更有担当。当然,学生还会出现反复,而且这种反复有可能会一直持续。所以王老师说把它看做一项常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从新落实,摆正心态。
二、不比较
王老师认为学生每次的作业、练习、试卷其实都是做正向反馈的好机会,从字迹公不公整到正确率有没有提高再到成绩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能更自信主动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又以班里刘同学为例,刘同学每次考试都发挥的非常稳定,稳定在二十多分。正向关注与正面反馈让这个上课从来不出声没有表情的小家伙会在课堂上笑了,字迹工整了,愿意配合读课文敢尝试背诵了,她认为他四十多分的取得和优生九十多分的取得一样难得。
王老师说不对任何学生之间做横向比,是因为每个人的来路都不同,家庭、习惯、环境、际遇都不一样,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从学习、劳动、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他们从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愿意的心态中,转化到坦然做人、安心做事的习惯培养中。“人美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不同”。
对学生行为的纠正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习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可能你关注了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没有效果,但是只要能坚持下去,相信厚积一定薄发!
拍照:刘雅倩
撰稿:刘雅倩
审核:张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