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户外活动时,突然听见张士旺和陈学宇小朋友大喊:“快看七星瓢虫”其他小朋友听见声音后很快的凑到一起,张宇嘉很开心地跑过来说:“老师快来看呀,我们发现了一只七星瓢虫!”
小瓢虫爬来爬去,突然张宇嘉小朋友说:“七星瓢虫它吃树叶吗?”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旁边的树叶对着小瓢虫的嘴巴,李绪铭小朋友说“它不吃树叶,它吃草!”
“不是!它喜欢吃饼干”“它喜欢吃糖🍬”
说到这个问题,所有小朋友都参与进来。
小朋友们带着对七星瓢虫的好奇来到了教室,然后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七星瓢虫🐞的秘密。
回到教室后,带小朋友们观看了小瓢虫的视频,揭晓了小瓢虫吃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七星瓢虫的名字来源是什么?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生活在哪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观看视频后,幼儿对于七星瓢虫的兴趣更加高涨啦!于是,依次开展关于七星瓢虫的折纸活动和绘画活动。先出示七星瓢虫的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进行折纸,然后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然后进行绘画。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933ad50.png)
1.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答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
2.教师扮演着幼儿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对待幼儿在初步发展探究能力时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3.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持续关注时,要陪伴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给与孩子支持同时寻求答案。幼儿在接触大自然事物时,其实就是一种对科学的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