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医”路同行,守护健康——东源幼儿园健康副园长进园开展《流行性感冒预防》专题课程

小丽
创建于2023-11-17
阅读 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流感在幼儿园传播与蔓延,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2023年11月17日上午,特邀我园健康副园长吴学芳等一行医护人员为我园幼儿开展《流行性感冒预防》课程,提高预防流感意识。

健康宣教

课程中,吴学芳和林卫国医生通过PPT的形式对“流感的症状”、“生病的原因”“个人卫生”“预防流感小知识”向幼儿详细地讲解了流感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引导幼儿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挑食、早睡早起、加强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实地查看

随后,在保健老师的陪同下,健康副园长吴学芳等同行医生深入保健室、班级和厨房,实地查看了保育老师和厨房阿姨卫生消毒情况、以及班级和厨房的各项登记表格填写情况等,对班级和厨房规范、细致的各项记录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我园传染病预防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强调幼儿园要严格做好园内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加强传染病知识及消毒技能培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为全体师幼提供健康、安全、清洁的生活学习环境。

反馈交流环节,我园卫生保健各项管理、幼儿的平衡膳食等方面得到了健康副校长的肯定。我们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保健老师提出后,健康副校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并对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推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通过吴医生、林医生精彩的讲课,幼儿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健康的身体是快乐学习的基础,疾病预防从我做起。 

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

常见传染病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01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03麻疹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04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

 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临床表现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4.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0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06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07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1.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2.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3.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08过敏

导致过敏的因素较复杂,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和个体差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不足等。

临床表现

  常见表现为咳嗽、气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瘙痒红疹等。根据个人体质状态不同,以及气候条件差异等,也可能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多种病理状态。

  常见过敏源有粉尘、雾霾、潮湿、柳絮、花粉、动物毛皮等。 

  过敏人群应避免在花粉密集的地方逗留,外出做好防护、遮光,可戴帽子、戴口罩、面纱等。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秋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避免接触感染患者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如症状较重,待呼吸道症状好了以后再回园。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09家长注意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每周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2.按时将幼儿被褥清洗、消毒和晾晒。配合幼儿园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复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3.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4.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请如实向老师请假,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请家长如实提供就诊病历或幼儿具体情况,不得隐瞒。家中大人生病了,建议与幼儿隔离开,及时就诊。尽量不要共用餐具和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邻居家孩子玩耍时,尽量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地方玩耍,避免因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互相感染的几率。

        5.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 

阅读 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