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起源
天气渐渐冷了,每天午睡起床,我们就会让孩子们赶紧自己穿衣服,穿裤子和鞋子,但是最后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 总是一动不动在等着我们帮忙;王梓怎么也找不到袖子;王星睿的衣服上下颠倒怎么也穿不上、吴晗的裤子穿反了,安恩彤的鞋子也穿反了,解培柠什么也不会穿,拿着衣服裤子到处跑;起床后总是一堆孩子围着老师说,我不会穿衣服、老师帮我穿……面对这种情况,也为了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小三班开启了此次课程之旅!
二、课程发展
(一)自理能力大调查
在课程实施之初,我们通过亲子大调查的方式,收集班内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及时捕捉幼儿的发展需求,给予有效的支持,帮助幼儿解决疑惑。
🌈调查问卷表
(二)对接《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健康领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给予了具体的建议,相信在指南的指引下,幼儿园锻炼幼儿自理能力将扎实有效地开展,让幼儿健康度过幼儿园生活,为幼儿一生的自理能力奠定基础。于是我们班又进一步对接指南,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预设了可以及可能开展的活动。
三、缺“衣”不可
午睡起床时间到了,寝室里传来一阵阵“求助声”:
老师,我不会穿衣服,你帮我穿。
老师,你看我穿的对不对?为什么我的口袋不见了?
老师,我的袖子怎么不见了?
(一)不会穿衣服,怎么办?
集体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一起讨论不会穿衣服的原因。
🌈讨论1:为什么你们不会穿衣服?
🌈讨论2: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要怎么办?
🔆教师的思考:
不难看出大部分孩子在家穿脱衣物时,都是家长代劳较多,幼儿的练习机会较少,因此入园后也非常依赖成人的帮助,家长的包办给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穿脱衣物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物尤为重要。
(二)我们的办法
🌈认识衣服
为了正确的穿衣,我们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让幼儿观察衣服的正反、前后的不同
小朋友们,衣服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仔细找一找哦!
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幼儿表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便于孩子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瞧,有的孩子画了一条长长的拉链,有的画了圆圆的纽扣,有的画了衣服的口袋,有的画了小花的图案。
在认识衣服正反时,王玺廷小朋友说:“我知道衣服反了,可是我不会翻。”有几个会翻衣服的小朋友立即举手说:“老师,我会。”于是我们便请会翻衣服的小朋友到前面展示,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
🌈跟着儿歌学穿衣
🌈 衣+衣 >2
幼儿穿衣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共育,为了加强幼儿“独立穿衣”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我们发布了“周末小任务”,爸爸妈妈纷纷用镜头记录下了孩子们在家中的成长和坚持。
🌈叠一叠
幼儿自主穿衣,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午睡前幼儿把衣服脱在了桌子上,堆成了“小山”,幼儿没有整理衣物的习惯。我们一起跟随着儿歌来叠一叠吧。
🌈小小设计师
🔆教师的思考:
小衣服,大学问,整个活动都是来自幼儿的生活,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幼儿在过程中有学习、认知的环节,也有分享、交流的内容,他们在原有的经验上都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尝试自主穿衣,学会整理。
四、"裤"中作乐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穿裤子的能力,我们在班级展开了调查,了解了哪些幼儿会穿裤子,哪些幼儿不会穿裤子。
⭕我来标一标
——通过幼儿亲自做标记,认一认裤子的前后吧。
原来裤子上有好多标记可以帮助我们,裤子的前面有斜插袋、拉链还有好看的图案,裤子后面有直插袋、里面还有标签等。
⭕穿裤技能大比拼
⭕我会叠裤子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穿裤子的能力,我们积极展开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尝试自己穿裤子。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午睡起床孩子们经常出现穿反鞋的现象,经常会问:“老师,我鞋子穿对了吗?”但老师多次提醒还是会有小朋友纠正不过来。
原来鞋子是由鞋头、鞋面、鞋带、鞋舌、鞋口、鞋跟和鞋底组成的。每个部分缺一不可。
🎈穿鞋大比拼
经过不断练习,我们会穿鞋子啦!快来比比看,谁的鞋子穿的又对又快吧!
🎈鞋子比大小
🎈鞋子拓印画
🎈鞋子跳跳跳
🔆教师的话: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鞋子是宝贝们生活的必须品,也可以化身为他们童年时代充满魔力的玩具。作为宝贝们的老师,我们始终支持他们各种探索,让宝贝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认识鞋子、研究鞋子并运用各种感官获得关于鞋子的直接经验,最终为孩子们的生活服务。
结合《指南》中关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教育建议,“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从活动前后对比中,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幼儿是在自愿自主的愉悦范围中提升了手指的灵活度,锻炼了手指协调性与手眼协调的能力,从自我服务以及为他人服务中得到了极大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通过本次主题课程的开展,小朋友们由不会到会,由依赖到独立甚至主动,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