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打造高效课堂,木头凳镇总校3-8年级语文教学研讨培训活动于2023年11月16日在木头凳镇总校举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
问题交流·研无止境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a85f6833bd49fc8c57896b1009002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97fcb7454ea46f88996354d1213d90c.png)
老师们按照分组进行研讨。根据2023年中考题探讨语文教学的策略,反思自身的观念、角色、言行以及教学方法,每个人都用心写参与小组研讨活动,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做以分享。
小组汇报·促进成长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a85f6833bd49fc8c57896b1009002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97fcb7454ea46f88996354d1213d90c.png)
老师们分别针对几个问题进行逐一汇报
一、对于书法字体的复习,了解书法特点的基础上,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教师既要关注到汉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还要注意对名家书法风格的体会和区分,同时不忽略汉字音形义、检字方法的复习。备考时,可通过积累常用繁体字、有关修德立身的常用四字短语、名句进行复习。
二、对于古诗文,我们在指导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准确翻译,还要“能理解、会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另外,在系统、全面复习课标规定的篇目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训练,提高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对于古诗文,要注重宏观整体把握和局部细节品读相结合,可以从名著中摘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段落,把它们当作阅读题来训练,训练学生根据语料得出结论的能力,可以将训练重点侧重在人物形象概括、写作手法判断、主题思想感悟、现实意义等方面。
四、对于阅读训练,新课改对初中生的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引导学生在忠于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开展想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开展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形成愉悦、共赢的阅读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对于非连续性文本专题练习,“信息提取与概括”类题型,教师要总结归纳到位,技法指导到位。具体训练时,可按照“读题目,通过画关键词,明确答题点”——“读图,通过读标题和图例说明,综合比对纵横数据或关注数据的趋势、两极”——“组织书写语言”的步骤完成作答。同时,还要积累一些概括数据结论的术语。对于情境表达题,要训练学生怎样有效筛选信息,还要关注话题情境,规范应用文格式等等。因为试卷书写的不可逆转性,所以应培养学生养成“列提纲,理思路”的习惯,即在草稿纸上写出关键词或要点,思考材料中“有用信息”之间的串连词,考虑语言是否需要删减。
六、关于作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可从基本的议论文结构训练入手,先明确观点表述力求简洁准确,然后恰当合理地过渡,导出论据,论证时至少使用两种论证方法,最后一句话总结,回到观点句意思上。特别要注重训练论据的积累与使用。说明性微写作训练:教师要在总结归纳,分类整理(如徽标类、漫画类、流程图、说明书等)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基础上,借助“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将事物或事理介绍得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七、高度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规范书写应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树立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意识,养正确、规范书写的意识,养成不涂不抹的良好习惯。
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和阅读文本的习惯。无论是做题还是讲课,教师应将圈点勾画,筛选有效信息作为语文复习的长效任务。
九、要注重语言表达升格训练。对于学生在课堂练习、考试测验中语言表述的错误与欠缺,教师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及时弥补。
几位视导员也对积累与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几个方面,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特别是诗歌鉴赏的考查,提出了诗歌教学五步法,重在培养学生具备读懂诗歌的能力,以诗人为单位、以诗歌主题为单位的诗歌拓展教学,更是打通了诗歌和作文的通道,培养能力,形成素养。
还有考场作文四步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写作能力欠佳的孩子,激发情感,培养兴趣是第一位,写出来比写好更重要。
总结交流·解惑释疑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a85f6833bd49fc8c57896b1009002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97fcb7454ea46f88996354d1213d90c.png)
郭占琴校长提出了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不变应万变。提升包括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在内的个人能力,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尤其要提升文本解读能力,以读者、教师、学生等角度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时本着“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现实意义”等角度去解读。
还要用好用足教材,打造“生动”课堂。对于“生动”一词,一方面是课堂的生动性,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生动有趣,让课堂动“听”,鼓励学生认真听讲,学会倾听并领会师生的见解;让学生动“口”,舍得花时间在读上;让学生动“手”,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动“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互相讨论促进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动“心”,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动。
同时还要落实基础训练,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特别注意整本书阅读时间的投入,提倡让读书扎根生活。要在写作时给学生以过程性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搭建支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提升。
最后陈民付校长以“三学问题”再次为老师们明晰义务教阶段语文教学方向,把脉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对中考试题的研究能力,增强教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推进和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生灵光。此次培训让我们对一人教学有了方向。相信有了路径,有了方法,老师们定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知行合一,让新课标理念在万千课堂实践中落地生花!
编辑:杨慧杰
照片:于丹丹
审核:郭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