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促成长  拨云见日点迷津

——景东县初中语文邱祖勇名师工作室“本真语文”第三次研修活动

relax
创建于2023-11-17
阅读 33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共研,催开一树梅香;追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教师成长,提升全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11月8日,借浙江海亮初级中学与无量中学开展校际结对活动契机,初中语文邱祖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并组织第三次集中研修活动。

     名师课堂见精彩

      郦老师以《去有风的地方》视频导入课文,熟悉的旋律,唯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郦老师根据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借助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和自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接着以“寻,镌刻于记忆中的凡人小事”“品,浸润于语言的淡而有味”“追,弥漫于青春的思忆情深”三个问题链任务单环环相扣推进课堂教学。整堂课思路清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语言的涵泳品味富有语文味、生活味:“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一段中“卖杨梅——”的吆唤声,老师耐心诱导,学生模仿惟妙惟肖。再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郦老师将““滑,嫩,鲜,香”中间的逗号换成顿号比较朗读、品味,设计十分精妙。学生很容易读出“作者不仅在品尝而且在回味牛肝菌所带来的生活快意、惬意”。用改标点对比朗读感悟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标点表情达意的魅力,馋涎欲滴,爱不释手,齿颊留香。语文课就是生活课,语文味就是生活味。

      童建波老师由回忆性散文入手,进入本文的解读角度“昔日之我”“今日之我”。借助阅读提示,发现“阅读密码”,明确写作对象、概括事物特征、品悟作者情感,以三个任务群驱动学习进程。整个教学过程有朗读、有思考、有合作、有练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书签环节的精妙设计、标点品读的语文之味,既训练了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动手画画,把看到的景通过手中的笔画出来,又涵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童老师课堂呈现让我们真正体现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彩的引导中渗透了人文教育、情感熏陶。巧妙引入汪先生的创作背景:那一段昆明的岁月,那一场昆明的夏雨,那一份昆明的温情,那一个闲适的诗人,那一方暖意的角落,历久弥新,细细回味,久久难以释怀……

    专家引领促成长

      海亮教育专家陈憬憬老师带来的《学习任务群的建构和实施路径》的讲座,围绕新课程标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从流程、定位、建构、实施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陈老师结合具体课例进行讲解,让我们对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有了清晰认识,对参训者今后的教学、教研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寿校长所作的管理方面的讲座,“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管好学生是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等理念颇有拨云见日、吹糠见米、豁然开朗之感,为工作室“本真语文”的一路前行注入了更加自信的“强心剂”。

      成长路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怀揣“本真语文 引疑启学”的理念,邂逅一场浙派名师与本土良师联袂演绎的饕餮盛宴,美味共品,携手共进,一路同行,一路收获着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幸福。痛并嬗变着!苦并幸福着!

阅读 33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