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基础强技能,凝心聚力再起航

—静宁二中2023-2024学年构筑“理想课堂”生物组研讨活动(四)

用户13826597
创建于2023-11-16
阅读 6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西风瘦尽,冬篱菊晚,暮秋已别,顺问冬安。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的那份教学热忱,2023年11月15日,生物教研组开展本学年第四次“金色课程体系”之构筑“理想课堂”教研活动。

    

教无定法,课堂纷呈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龚旭东老师

躬耕不辍,聚势赋能

说出所思,思悟共勉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本节课以类比方式进行导入,利用“问题探讨”中的中国研制的C919飞机为背景,通过学生观察PPT中C919相关制造商生产的各部件类比推理细胞中不同结构的关系,这隐含了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对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引言部分,让学生阅读引言部分,并理解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以上三者关系后,让学生以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思考,如果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要研究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简要的说出思路,以连续追问的方式,引出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对于差速离心法,我再一次采用讲解为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展示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先认识一下细胞器,然后采用逐一讲解每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分布等,新教材突出了细胞器的功能,淡化了形态结构,因为对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还要继续,本节课我仍然采用的是以前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学过程有些枯燥乏味,对于细胞器的分工,新教材的要求是让教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总之,这节课缺点太多,请各位同仁指正!

交流研讨,共同进步

南玉坤老师:

本节课是必修一细胞的分工与合作,是后面呼吸、光合作用的基础。

1.板书规范工整,重点突出明了;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笔记;

3.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点超前讲解,为后面学习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

赵友弟老师:

优点:

1、导入有趣,用飞机比喻细胞,用各种细胞器比作飞机的各部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小组活动,丰富课堂,问题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3、学生互动频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

4、板书设计比较突出。

5、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设计合理。

教学建议:

  小组活动留的时间少,个别小组没有完成学习任务。

王丹老师:

课堂上通过课本上的问题为探讨点开始本节课,形象的将细胞与飞机之间的类似性,把本节课的重点细胞器与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展开,并且展开了对细胞器的学习。

课堂内容上,讲述了两种主要的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与叶绿体,并且简单涉及到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有重点有难点,一节课的节奏把握的很全面。

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熟练到位。

杨红霞老师:

优点:(1)导入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2)整节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3)给学生留有足够时间整理笔记,以便对知识的内化。

建议:(1)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有点仓促。(2)建议将6个思考问题汇总成易错易混点让学生做好笔记

李倩倩老师:

优点:1.导入独特,单独提问,学生独立思考。2.拓展了“内共生学说”加强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3.有分组合作讨论,拓展了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蛔虫的相关知识。4.板书比较工整。

改进:1.讨论时间可给长一点。2.语调有点平。

 刘娟老师:

1.国产C919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

2.多种教学方式,留足充分时间给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索中得出结论。

3.设置一系列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兴趣高涨。

4.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落实的好,阅读圈画详解。

5.课件精美详细实用,板书美观大方重点突出。特意留出时间记笔记。

附:《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PPT

      

  教得实在,研得深入,相信趁着今天教研的东风,理想课堂改革一定会乘风破浪,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好。

                              编辑:李向引

                              审核:何任天

                              监制:任喜红

阅读 6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