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滕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遇“稻”一粒米

创建于2023-11-16 阅读1004

活动来源

  丰收的季节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向我们走来......成熟的瓜果蔬菜都笑弯了腰,大片大片的稻穗向孩子们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吃午饭的时候,有的孩子表示米饭好香啊,好好吃,孩子们对香香的米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大米是怎么来的,稻谷是种在哪里的?带着这些小问题开启这个关于“米”的故事吧!借此机会形成了本次班本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大米的来源,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黄黄的水稻🌾是怎么变成白白的米饭🍚的


老师,水稻🌾是种在哪里的👦


👧我知道,是农民伯伯种的

  看到孩子们对“大米”充满了好奇,我们的班本活动《遇“稻”一粒米》开启啦!

水稻🌾的生长过程

  通过讲解与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明白了大米的由来。

04:04

  水稻的生长非常快,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果的过程。在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田壤翻新,使其松软。再将秧苗插进稻田,秧苗成长的时候,需要照顾,拔除杂草、有时也需要农药来除掉害虫。

01:03

探秘稻谷

  趁着秋收的时候,我们收集稻谷,开启寻稻之旅。孩子们与稻谷互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探索着稻谷的秘密。

  通过交流,发现原来稻子是生长在水田里,了解稻子的外形特征。

        通过观察,知道了水稻的果实是椭圆形的、两头尖尖的,成熟以后颜色是金黄色的,一串串的稻穗能把稻杆压得弯弯的。

我们的创作

  《指南》中指出,在生活中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同时也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小朋友通过制作《水稻》进一步增强了珍惜粮食的意识。

认识大米

  在超市里、市场里、家里孩子们见到了多种大米,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方式认识不同的大米。

看一看

  大米小米黑米,都是一颗一颗的,大米和黑米是椭圆的,小米是圆的,大米是白色的,黑米是黑紫色的,小米是黄色的。

摸一摸

  大米摸起来滑滑的,小米摸起来像沙子一样。

闻一闻

  我觉得米闻起来有米香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

  孩子们在探究了米的颜色、形状与味道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米有不同特征。

我们的爱粮行动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正是因为他,才让我们国人的脊梁挺直了,让我们的肚子吃饱了。认识袁隆平爷爷,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知道他的贡献。对粮食的爱惜,就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缅怀。

        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

👩我们怎样节约粮食呢? 


不剩菜不剩饭👧


👦把碗里的饭都吃光。

光盘行动

爱粮惜粮,从点滴做起。孩子们把珍惜粮食口号落实到行动,将行动培养成习惯!

米的美食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材”就一直倡导让幼儿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今天和小朋友们分享了一些米制品的美食,小朋友们也可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米制品的美食呦,期待大家的分享!

生活小知识

         洗米的水可有大作用哦!孩子们找厨师👩‍🍳妈妈收集了洗米用的水,去给植物送营养。

        淘米水,是一种洗过米后的水,淘米水呈酸性,PH值在5.5~6。因为洗掉了米表皮的营养,所以可以用来浇灌植物,而且淘米水的水分子可以很好的分离油垢,可以清理碗筷、去除案板异味、洗掉菜刀上的铁锈等,具有清热祛火、调养脾胃的功效。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资源,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本次《遇“稻”一粒米》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整合生活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认识米的种类,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更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索,分享了快乐。一粒大米,让老师和孩子变为一同探究的学习者,怀揣憧憬扬帆起航,而藏在一粥一饭里的深情也成为小朋友们珍惜粮食,学会感恩的情感积淀。

阅读 10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