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 聚力赋能——泾渭西营中心小学“名校+”共同体迎接市级“名校+”检查。

高陵教育
创建于2023-11-16
阅读 6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经泾渭西营小学、泾渭梁村塬小学成立泾渭西营中心小学“名校+”共同体以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名校引领,同伴联动,共建共促”战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努力促进内涵水平的再提升。

      11月15日,市教育局专家组成员吕侯新、曹敏娟在高陵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郝康、副科长马志恒的陪同下,对泾渭西营中心小学创建市级“名校+”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

      首先,由泾渭西营小学校长王鹏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泾渭西营小学、泾渭梁村塬小学两校的深度融合发展。

      一、互通互助,建立协同共管的管理机制。

      1.思想形成共识。共同体的成立,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平台。

      2.管理密切互通。我们充分发挥共同体的效能,并能以“问题解决”为桥梁,共谋发展思路,共商管理策略。

      二、互访互研,提升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1.集中主题研讨。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以各学科骨干为依托,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校本研修引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两校以学科组为单位,举办“名校+”学科大教研,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教育品牌质量意识。

      2.互访交流研讨。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及名师团队为两校进行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支撑和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团队,走出校门进行校际间研讨活动,做到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共同探讨,一并提高。

     3.网络常态研讨。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学科研讨群、读书群等,正常开展研讨、读书交流活动,增进两校教师友谊,提升交流研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互跟互进,着眼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1.开展“一日实践体验”。组织中层管理人员走进“+校”校园、走进对口处室、走进课堂,围绕部门管理进行“一日管理”体验。

      2.实施“一周跟岗学习”。定期将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同加校青年教师进行贴身培训、跟岗培训,实施结对帮扶,使其先成为骨干的“影子”,然后再做学校的“种子”。

      3.举行“学期成果展示”。定期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诚邀“+校”部分学生参加我校西营战鼓展演、空竹经典队展演,邀请加校领导班子观摩我校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特色发展等办学成果,互跟互进。

      四、工作成效

      1.促进了学校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两校在管理上实行一盘棋,根据两校实际思考并联动开展各类活动。

      2.促进了“+校”生源稳步提升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创建“名校+”共同体以来,泾渭梁村塬小学硬软有了显著提升,多次开展了教师互派交流,定期进行观摩学习教研活动,如今的梁村塬小学拥有音乐、美术、劳技等功能部室,在校学生从以前的120多人到现在的400余人,条件越来越好,办学水平越来越高。

      3.推动了两校课改向纵深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共建共享,全力打造符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特色,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内涵式发展,创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

      五、专家建议与反馈

      针对汇报,专家组进行了反馈,基于两校实际,开展引领提升工作,促进了两校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以完善校园文化的创设,创设符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西营中心小学西周非遗战鼓,梁村塬小学地处汉阳陵腹地,两校围绕“德”“礼”为主线,在西营中心小学“鼓韵”文化基础上引领梁村塬小学打造汉礼文化品牌。    以“名校+”为引擎,不断深耕细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名校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名校+”的矩阵式发展,全方面、全范围引燃教育发力点,切实做到“+校”出成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名校+”共同体为两校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带来了新机遇,树立了新标杆,我们将在共同体办学中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合作共赢,为高陵教育的发展再增光添彩。

编辑:王凯

审核:校委会

阅读 6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