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乡

风为裳
创建于2018-12-22
阅读 2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故乡谣

      有人这样说过: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离开故乡,不觉已有30余年了。所识故乡之人也日渐稀少了。以至于再见到故乡那些看似亲切却不知名的亲戚,内心便会涌起一种相见不相识的违和感。

       我的故乡灵寿县隶属于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它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好地方。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们跟随着父亲作为随军家属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后辗转来到了广灵,便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离开故乡时我只有六七岁,对故乡的记忆只停留在儿时那依稀的画面之中。

        故乡的老屋,这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地方。 我对故乡所有的概念都与它有关。老屋不大,一个小小的院落,两间小屋子,还有一间小南房,狭小的院子被勤劳的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当兵在外,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妹三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我们在母亲的庇护之下依旧生活的幸福而美好。童年的好多事早已记不大清楚了,唯有一件事却深深地刻在脑海之中。那是在一个夜里,我牙疼的睡不着觉。我躺在老屋的小炕上呜呜地哭个不停。母亲则在旁边边给我按着牙边轻轻拍着我,以此来减轻我的痛苦。狭小的老屋,昏暗的灯光,妈妈的安慰和窗外香椿树的绰约影子,定格成了一副永恒的画面。

     儿时的我是调皮不听话的,所以家中的长辈都不待见我。那时的我不是把妹妹咬哭,便是把裤子尿湿。而且还常出去偷二爷爷家的枣。中午的我是不午睡的,因为这时爷爷是要睡觉的,那我便可以跑出去偷枣。每日的中午我都在等待时机,却常常没跑出小院便被爷爷一把抓回来,爷爷边揍我边骂我:不听话的小妮子,不打断你的腿。于是我只能在心里愤愤地嚷着爷爷是个偏心眼。每次挨完骂之后,我只能到姥爷姥姥家寻求安慰。

    姥爷家在村子的另一头,去姥爷家必要过一条小河,曲曲折折的小河横亘在村子东西。弯弯的小河,静静的村庄,浩渺的蓝天,悠悠的白云,窄窄的小桥,还有远处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金色的麦浪,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穿过小河,踏上小桥便到了姥爷家。姥爷有一个很小但很干净的小院,院里有一棵枣树,院门口也有一棵枣树。但这两棵枣树都长得很瘦弱,结得枣也少,所以我只能去偷二爷爷家的枣。每次去了姥爷家,姥姥总会从屋子房梁上吊的篮子里给我变出好吃的。有时是一块白色的蛋糕,那时叫槽子糕,有时会变出一两颗糖,更多时候是刚打出来的热乎乎的烧饼和一大块灌肠。在那个年代,这些东西都是极珍贵的。而我接过这些好吃的,便坐在枣树之下大快朵颐,早已将爷爷的呵斥忘到九霄云外了…

   如今,我已离开故乡三十余年了,在这期间我很少回去。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的思念起故乡来。今年五月,我随父亲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当我站在破旧不堪,早已废弃了的小院时,我如同见到了一位已经离开多年却又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老友一样,眼泪如同洪水般倾泻而出。我的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我在竭尽所能地搜寻儿时的记忆,却再也找不到了。如今,那座老屋,那扇小小的窗,那方矮矮的小炕,还有那窗前的香椿树,还有那早已不在人世的母亲,早已故去的姥爷姥姥,以及姥爷门前的枣树和那弯弯的小河,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在梦中出现了。想到这些,我的心便又一次地疼了起来。我思念我的故乡,如同离家在外的游子对母亲的思恋。诗人席慕蓉这样说过: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我想,对于故乡的思念,便是一种不会离弃的乡愁,永不老去。

阅读 2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