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盛夏时,却盼秋来丰收日——第四期青岛名师中学语文法洪雪导师组举行研修活动

修行
创建于2023-07-31
阅读 11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暑已过,立秋将至。7月30日晚,第四期青岛名师中学语文法洪雪导师组按计划举行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以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每名学员负责一篇课文,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先进行线下教学设计,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己研修课题的内容,然后集中进行线上交流研讨。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部编教材将此篇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引领。张学珍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单元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各个环节能够落实单元目标。第一板块按照“引入春天—感受春天—美读春天”的思路进行设计,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提高朗读技巧并想象春天的美景,领略春天的景物之美;第二板块按照“欣赏春天—走进春天—内化春天”的思路进行设计,重点在揣摩和品味语言中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春天对人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教学设计中关注并用好统编教材助学系统。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积极引导,帮助建立学好初中语文的信心和决心。

于忠刚老师负责《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他针对文章的写作背景,结合老舍的语言特点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在文本解读基础上,进行适恰的教学设计。他对于单元目标的理解很到位,能在单篇文章的教学中,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于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名师研修课题“初中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研究” ,联系课文,拓展到到老舍的其他名作以及在青岛写的文章,开拓了学生的阅读面。

张丙娟汇报的课题是《雨的四季》,她基于自己研究的主问题课题,在第一单元中是一篇自读课文,设计思路是:为什么是雨的四季?雨的四季景色一样吗?各有什么性格?怎样描写不同的性格?表达了什么情感?面对人生的雨,我们该去如何应对?法老师针对汇报做了点评,能围绕自己的研修课题,将课题研究所得,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善于抓关键词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特别在主问题设计方面的研究大有进步。同时也提出了建议:最好不用做题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要相信学生能自己完成阅读表达的言语活动。环节再精简,重难点会更突出。

曲霞老师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就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进行了教学设计分享。她合理利用课本助读系统,比如预习导读、课下注释、课文插画等,对四首诗歌进行初步整合,并设置四个教学环节:海报展—赏景激趣;绘画馆—按图索意;档案馆—知人论世;音乐馆—听乐吟诗,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情景,并采用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参与诗歌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从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情感表达等诸个方面对诗歌都有了很好的感受,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院蔷薇一架香。法洪雪导师对四位学员的教学设计逐一进行点评,对于学员的优点,她不吝溢美之词;对于其中的缺憾,也毫不保留地点出。她的指导站位高、落地实,既能高屋建瓴为学员引领发展方向,又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从细微处找到提高的关键点,让四位学员从内心感受到发展提升的快乐。

清风半夜鸣蝉,研修结束时夜色已深,学员们意犹未尽,他们即将踏上苏州研修之旅,去追寻更丰硕的果实。

阅读 11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