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现在群体踩踏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安全的潜在隐患。当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事件。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紧绷安全之弦,长鸣平安之钟。
一、校园防踩踏安全知识
1.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人群较为集中时,由于拥挤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导致踩踏。
(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尖叫声、爆炸声、其它刺耳的声音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导致踩踏。
(5)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特别在人多时,有上述情况发生,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2.如何应对人数较多的场合?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若不幸被人群推倒,要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7)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要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4.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4)此时脚下要注意,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5)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7)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8)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9)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二、安全脱险示范
如果人流量很大,但移动速度不快——可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与双肩平行,放在胸前。肘部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挤压,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
若已经陷入拥挤人群,继续保持双肘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的姿势。同时,微弯下腰,降低重心,低姿态前进,防止摔倒。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或在人流移动方向的侧面。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
如果不能靠近墙壁,倒下时,前往不能仰面朝天!一定身体弓形,并继续保持手部姿势,以保护头部、胸部等重要器官。
“安全在我心,平安每一天”,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时时处处渗透安全教育,从小学习了解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
学校始终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常规活动,更好地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携手促进每个孩子安全、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