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慢阻肺日——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用户17431362
创建于2023-11-16
阅读 6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旨在让人们重视慢阻肺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相关。

三、慢阻肺会带来哪些危害?

随着疾病的进展,慢阻肺迁延不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1. 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差;2. 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及死亡的风险增加 ;3. 导致肺心病发作,甚至猝死;4. 慢阻肺患者常常共患其他慢性病,慢阻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5. 经济负担加重等。

二、慢阻肺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是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也可能伴有胸闷和喘息等症状。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四、哪些人容易患慢阻肺?

1.40岁及以上人群;2.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3.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4.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 ;5.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6.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7.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 ;8.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9.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五、如何诊断慢阻肺?

慢阻肺可结合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肺功能检查是目前检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

六、肺功能检查的好处,哪里可以做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我国在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逐步具备肺功能筛查能力。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肺功能检查并进行慢阻肺诊断。

七、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2.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同时,减少职业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暴露。3.慢阻肺患者要遵医嘱规律使用药物。对于吸入性药物,患者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反应,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4.适度锻炼。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积极的肺康复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5.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大家可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预防疾病发生,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慢阻肺防治及慢病管理质量,在我院刘梦华副院长带领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我院中医科和桃园二社区医护于2023年11月15日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2023年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本次义诊活动深受患者的欢迎,前来问诊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专家们从专业的角度,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专心诊治、耐心解答,并且细心的叮嘱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期间进行了免费测血糖、量血压、测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筛查、呼吸系统疾病咨询,免费发放疾病宣传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任志红组织开展护患沟通会,对肺功能锻炼和饮食进行了指导,现场指导呼吸操,强调慢阻肺康复治疗。

希望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精准医疗、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我院慢性气道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阅读 6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