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中医病名“筋结”,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在出生时婴儿并无畸形,出生10天左右,家人发现婴儿颈部有肿块,其后逐步转变成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出现典型的斜颈。属中医的“歪头”范畴。
临床表现: 在出生时,或生后1-2周内,发现一侧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可触及一无红、痛之肿块,如黄豆、花生米、小核桃大小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坚硬底部将可移动,按之婴儿无哭吵,患儿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側,当面部向健侧转动时,包块突出明显,下颌向患侧活动受限、肿块于出生后2-3个月开始逐渐缩小,6个月后可自行消退。肿块消失后、部分患儿胸锁乳突肌挛缩逐渐加重,甚者成为ー条无弹性的纤维索带。并逐渐出现面部和头部继发畸形,表现为头喜欢歪向患侧,下颌转向于健侧,脸部不对称。如不治疗,随儿童的成长,畸形加重,甚至出现颈椎侧弯,胸、腰椎产生代偿性弯曲。这种畸形一旦出现,即使把胸锁乳突肌的挛缩矫正后也无法恢复正常。但病情轻的患儿不发生挛缩。
诊断要点 部分有胎位不正、难产或产伤史。 有肌性斜颈典型的临床特征:头部倾斜,表现为头偏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 胸锁乳突肌处可触及质地较硬,梭形或椭圆形包块。 患侧因面部肌肉及斜方肌萎缩致眼晴变小,面部瘦小而左右不对称。
注意事项 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早期发现,及时推拿治疗效果较好。如婴幼期未合理治疗. 随年岭增畸形加重,其疗效也随着降低,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一般小儿出生10天后就可以手法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治疗15-20分钟,疗程1-6个月。80%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治疗后期可教会家长在小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做揉、捏和被动牵拉伸展动作;或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的活动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小儿向患侧旋转等,用于纠正姿势。
注意临床的鉴别诊断,因颈椎结核、肿瘤、骨及关节发育异常引起的斜颈和局部肿块。 治疗中刺激量要适中,操作手法过重容易使皮肤破损,过轻则无明显疗效。本治疗方法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时需要熟练的手法技巧和手指功力,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
怎么选择针对治疗 是选择中医推拿治疗、还是选择西医手术,选择小一点的时候手术,还是稍大一些时候手术,都一定要慎重对待。一般而言,首先尝试中医治疗,如推拿治疗效果甚微,可考虑西医手术。 具报导对五、六个月较重的肌性斜颈患儿进行手术,效果很好,也很安全。达到事半功倍,既治了斜颈,又避免了颜面畸形,脊柱侧弯、头睡偏的发生。如等到几岁再手术,将会出现脖子斜,相应畸形也很重,到时后悔莫及。决不能受树大自然直,长大了脖子就正了的错误影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如果说斜颈很轻,头、面也未出现相应变形,稍大一点也是可以的。
斜颈宝宝的日常护理问题
1⃣️新生儿期,记得缝沙袋,纠正头型。正位睡,侧位睡(患侧睡,健侧睡),爬睡。趴睡每天累计2小时(不超过3小时),新生儿小余1小时,下巴朝患侧,对准肩峰。可以把尿不湿垫在脸的下面,(厚度可调整)不要超过耳朵。
2⃣️包块粗筋热敷每天3次,每次尽量30分钟到1个小时,可以用蜡饼或者热毛巾套保鲜袋再或者别的方法都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敷。温度40到45度左右(注意安全,不要烫到宝宝)。
3⃣️需要治疗多久,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具体治疗时间,依宝宝情况而定,一般保守治疗期是6个月,越早发现治疗期越短。
4⃣️患侧就是指歪头一侧,有包块,凹陷,粗筋。健侧就是好的无任何问题那一侧。
王医生教你如何抱养,请看下图。以右侧患侧为例
违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