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第五十六中学4年级六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10期线上读书分享活动

海阔天空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 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独立性难培养 原来有误区 

  各位家长晚上好!《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分享第210期,我是今天的朗读者:何旭博妈妈。今天分享的文章是第三十五卷第195页《独立性难培养原来有误区》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父母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比如孩子反而更粘人,亲子关系疏离、越来越不自信等。这是不慎进入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误区,以至出现了很多负面后果。

       一、操之过急,不事先沟通就把孩子推开

        坤坤妈听说同龄的孩子都能独立的入睡了很着急,当晚就把坤坤一个人丢在小床上了。没想到坤坤非常抗拒,每天都哭闹着往父母的大床上爬,坚决不自己睡。一个星期过去了,这种拉锯战还在上演,坤坤妈非常挫败,觉得空空太不独立了。

02:49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突然不帮孩子穿衣服了,突然不陪孩子睡觉了,事先不告知孩子,也不跟孩子解释为什么,孩子以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了,久而久之,产生了被遗弃感。为了确认父母的爱,孩子反而更黏父母了。

        独立性的培养,一定要把心理建设做在前头,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用意,不要让孩子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了,否则只会让孩子拒绝独立,通过变本加厉的黏人确认父母的爱。

      二、撒手不管,只提要求。忽视动作示范

        熙熙妈让西西自己穿袜子,却没有向孩子释放应该怎么穿,结果熙熙横竖穿不进去,气的哇哇大哭。

  熙熙妈很奇怪,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孩子却不会做呢?

         .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幼小的孩子动作能力有限,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比如穿衣服、吃饭、洗袜子,孩子们做起来却可能非常困难。如果大人只提要求,不做示范,孩子们在做的时候通常会因为难以达到大人的期待而出现挫败感,影响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变得缩手缩脚。

          独立性的培养,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看到他们的动作能力尚未充分发展,需要指导和示范的一面,如果看不到这一面,只一味的提要求,很容易让孩子积累挫败体验,影响积极自我的概念形成。

  三、矫枉过正,把孩子送出去,放弃陪伴的责任 

           有个成功男士谈及自己跟父母的关系一直很疏离,因为他从小就被父母送往国外读书,举目无亲的经历让他感到被“遗弃”了。虽然父母为了送他出国花了很多钱,而且也很爱他,但是在他更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他却被迫远走他乡,留在他内心的只有亲子疏离的悲凉。 

           为了摆脱孩子对家人的依赖,父母把孩子送到寄宿幼儿园,甚至送到国外去读书,以为孩子到了陌生环境就会变得更独立。

          这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是非常残酷的,或许他们能够被环境逼出独立性,但是他们对亲子关系的感受却遭遇了很难逆转的伤害。

          因为情感需求的满足,对于幼小的他们而言,比独立性更重要。

          独立性的培养,不是放弃陪伴的责任,关系大于教育,对于学前期的孩子尤其如此。以无视孩子情感需求为代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亲子关系的伤害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得不偿失。

          期待过高,孩子做事时评判和干扰过多

         有个妈妈说,孩子自己主动洗内裤,她很高兴,可是孩子三分钟热度,很快就又不愿意洗了。因为妈妈总觉得孩子漂洗不干净,还把水溅到到处都是,总是提醒这个提醒那个,孩子一听就烦了。

  孩子独立做事时,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独立意愿和探索,而是过分的注重结果,孩子做的好,觉得理所当然,做的不好,哪怕是非原则性问题,仍忍不住指手划脚,恣意评判,不容忍孩子试错或失误。

         如果独立做事,伴随这类不快,孩子很容易失去做事的积极性,因为经验告诉他,一旦犯错,反而带来很多麻烦,趋利避害起见,自然就不能独立就不独立了。

          独立性的培养、包容心和无条件的接纳非常重要。容许孩子犯错。不怕孩子犯错,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良好初衷,才是对独立性最好的支持。妄加评判只能打消孩子独立的积极性。

阅读 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