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聚焦科学探究 共研共促成长——学前教育付梅玲名师工作室承办广昌县“名师带学科”2023年度第十八次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1909

秋风,吹动着追求知识的窗。

教研,推开了分享交流的门。

我们约定,

在同一个时间,

共享一种教育成长。


根据县委、县政府“强师提质”指示要求以及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秋季学期全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广教体字〔2023〕223号)安排,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研促教,共同成长,2023年11月14日,迎来了由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第二幼儿园、广昌县学前教育付梅玲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2023年度第十八次教研活动。县教体局党委委员刘梅才、教研室主任刘小毛、语委办副主任李春连以及全县各园60余名园长、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在实践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观摩丁金风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奇妙的泡泡》;第二环节是观摩李灵老师的研讨课《奇妙的泡泡》;第三环节是学习付梅玲名师的先进理念;第四环节是听课教师研讨并分享。

课例展示  异彩纷呈

首先,由名师工作室成员丁金风老师进行示范课展示,丁老师执教的是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泡泡》,她创设了泡泡乐园的情境,带领幼儿进入一个奇妙的泡泡世界,并引导幼儿在“五步探究”的实验方法中进行实验探究,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有泡泡液就能玩出泡泡。

第一步:发现问题。这些奇妙的泡泡都是什么工具玩出来的呢?

第二步:提出猜想。你们觉得什么工具能玩出泡泡?(树叶、木棍、绳子、玩具、头箍、吸管)你会怎么玩?

第三步:设计方案。

出示记录单,并向幼儿介绍记录单和操作规则:三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张记录单,(出示操作区域图)这是老师提供的操作区域,小朋友从材料筐中拿取材料,沾上泡泡液,看看能否玩出泡泡,多试几次,试验完的材料放材料筐的最下层,另一人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能玩出泡泡的工具在记录单相应图片后方打“√”,不能玩出泡泡的工具给它打“×”,看看哪组在规定时间内探索出更多工具玩出泡泡。实验时间是10分钟,音乐响起实验开始,音乐停止实验结束,请你放下工具,用旁边的毛巾把手擦擦,拿好记录单放到展示板上,和我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

第四步:合作探究。引导幼儿把实验中的结果尝试用符号记录下来。

议一议:先探索哪种材料,谁来记录。

试一试: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记一记: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第五步:分享交流。

分享记录单的信息,与同伴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办法玩出泡泡的?分享实验中的体验。

最后丁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小节,并用自制泡泡工具玩出一个大泡泡,让幼儿感受到只要动手、大胆尝试,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可能玩出泡泡。整个活动过程符合科学的探索流程,并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让孩子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幼儿园的李灵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研讨课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泡泡》。李灵老师创设了泡泡世界中与泡泡精灵共舞的情境,接着提出问题:有办法让泡泡在手心停留更长的时间弹跳起来吗?幼儿带着问题展开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引导幼儿探索泡泡水中加入甘油、白糖、洗洁精和白乳胶四种材料,加入哪种材料后能让泡泡不那么容易破;第二次实验启发幼儿思考并验证手上戴上手套后,就能让泡泡弹跳起来。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孩子们一次不行再来一次,鼓励幼儿不断地探究、试错,重在科学态度的培养。

名师讲座 传播理念

两节同课异构活动课结束后,广昌县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付梅玲名师为我们带来主题讲座——《实践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其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是探究、解决问题和尝试发现;

2.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幼儿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付梅玲名师特意强调《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猜想、记录信息和交流表达,这正与我们的“五步探究”法不谋而合。

二、实践=玩=学习

付梅玲名师利用视频解读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在玩中学习,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思索、在玩中辨析、感悟甚至创新。并通过几个幼儿游戏视频的对比,分别对幼儿自发无目的的“玩”和幼儿有目的“玩”两种层次“玩”的理解加以重点说明。

三、实施科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付名师指出: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的授教,而是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乐趣,就结合《评估指南》中的考核要点就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探究科学提出了五点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2.提供适宜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实践;

3.设置悬念激励幼儿实践出新意;

4.鼓励幼儿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5.记录分享实践出真知。

研讨交流  共促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下午,两位教师分别对所执教的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参加活动的全体老师分为八个小组进行教学研讨,并借助《广昌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观课议课记录表》展开激烈讨论,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期间,教研室主任刘小毛、语委办副主任李春连和名师付梅玲深入各个小组聆听交流,面对面为组员答疑解惑。

第一小组围绕“科学活动目标的设定”进行发言:丁老师的课引导幼儿探索一个问题:什么工具能玩出泡泡?幼儿沉浸在不同材料的探索中,整个活动教师并没有为幼儿总结出具体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但却让幼儿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可能玩出泡泡,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也进一步提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去小学化”,重过程、轻结果,兴趣和过程是最好的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

第二小组围绕“五步探究科学流程”进行发言:“五步探究”法在丁老师的课中运用得非常好,让幼儿能在科学的流程中进行探索,并且结束时为幼儿留有悬念,在幼儿心中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如果能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对捕捉的照片,能让幼儿自己叙述出当时的实验过程就更好了。李老师的课在实验前,没有把实验的流程说得很清楚,导致幼儿在实验中任务不明确,幼儿在操作时就有点儿懵。

第三小组围绕“科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进行发言:《指南》中指出在实践研究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能说,大胆分享实验发现。如丁老师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议一议商量先从哪种材料开始,谁来记录,并在探索结束后说一说实验结果,在分享环节引导幼儿完整表达实验过程,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第四小组围绕“教学生成”进行发言:教学成生这个点在两位老师的教学中都得到了体现,首先是丁老师是在分享交流环节及时抓住了教学成生,通过抓拍幼儿实验时有代表性的高光时刻照片,如有些小朋友合作用绳子共同玩出泡泡,有小朋友用玩具拼成圆形,还有小朋友用玩具拼出“8”字形,还有的小朋友是吹出泡泡,有的小朋友是甩出泡泡,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就是事实依据,幼儿看到这些照片也会更直观,兴趣也会更高,还能让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李老师的课中,也有教学生成,在开场与泡泡跳舞环节,用语言提示幼儿踩一踩、转个圈、用身体碰一碰泡泡,幼儿在与泡泡互动时发现了泡泡一碰就破,这就是她的教学生成,而且很自然就过渡到下一环节,对于下一环节如何让泡泡在手心能停留更长时间并弹跳起来就非常地自然。同时我们认为不管是科学活动还是其它活动,老师要时刻观察孩子、关注孩子,并且记录孩子的高光时刻,抓住教学生成,进一步转换成孩子的经验。

第五小组围绕“记录”进行发言: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两位老师的实验中都使用到了记录单,并且把记录单与相应的科学探究联系在一起,有记录单记录就缺少不了幼儿的分享,所以我们认为在李老师的探究之后缺少幼儿与老师与同伴分享记录结果的这个过程,我们认为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如果缺少这个环节老师就不能了解到在实验过程中幼儿遇到的困难,不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恰当的帮助。经过本次“名师带学科”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记录的重要性,在之后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虽然幼儿还不会写字,但可以用画符号、贴标签等多种方式记录,有了记录的习惯,幼儿也能回顾之前的活动过程,老师也能反思自己的不足。

第六小组围绕“活动材料的投放”进行发言:两位老师的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非常棒,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以及对幼儿的反馈有提前进行设想,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充分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丁老师的“五步探究”法最后一环节交流分享,如发箍、绳子如何吹出泡泡的方法,可以让幼儿了解工具的特性,从而更容易知道泡泡是如何吹出来的。李老师的第二步验证猜想,幼儿对新的内容兴趣是很高的,但实验过程中,幼儿对泡泡水的调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当幼儿调不好泡泡水时,就无法让泡泡在手掌心跳舞,针对这个问题,在刚才讨论时刘主任告诉我们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把多种因素多个问题变成单因素单问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去解决,那么我们认为这节课超出了大班幼儿的能力范围,我们觉得幼儿要有经验的累积才能有新经验的生成。

第七小组围绕“‘放手’不等于‘放羊’”进行发言:今天两位老师的活动课和付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再像以前的教学模式,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丁老师在分享交流时将一组幼儿合作拉绳子的照片投放在屏幕上,让孩子分享经验与学习这一做法,不仅将孩子的亮点放大提出表扬,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学习的方法。通过此次观摩活动,我们也反思,教师“放手”不等于“放羊”,教师应做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发现者去点亮孩子,在材料投放上也应该像丁老师这样多投放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

第八小组围绕“科学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进行发言:两位老师的课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聚焦“玩”和“做”这两点展开讨论。丁老师的课在“五步探究”法中的第一步提供多种材料,第四步合作探究中的试一试,探索出多种玩出泡泡的方法,体现了“玩”,实验过程中让幼儿记一记,体现了“做”。李老师的导入环节和自主探究环节也体现了“玩”和“做”,李老师的实验环节中,提供的水杯数量不够,不能满足孩子继续探究的需要。

领导讲话  指明方向

首先,承办学校广昌县第二幼儿园园长毛燕琴同志致辞,她对局领导和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付梅玲名师及工作室成员的辛苦筹备表示感谢,同时毛园长指出在办园的过程中要科研新向,把教研做细做实做深,努力使校园处处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让课堂时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幼儿充分获得教育的快乐,让每一个老师都充分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位幼儿和教师都能够成为一名温暖而明亮的种子,继续向下扎根,奋力向上生长。

接着,语委办李春连副主任给大家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针对这次活动写心得体会;二是传播本次名师理念,完成校本教研活动至少一次。

最后县教研室刘小毛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小结,并用四句话分享了关于科学课堂的理念:第一,科学课堂要有生活。不能只是老师填鸦式地讲,而要有内容、有载体;第二,科学课堂要有实践。要引导幼儿在做中教、做中学,要体现“做”;第三,科学课堂要有探究。要围绕一个任务充分地猜想,并给出设计方案,为下一步小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让探究有科学的流程,幼儿探究在先,老师教在后;第四,科学课堂要有育人。科学活动不光要有科学探究,还要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体现在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

活动最后,县教体局领导为本次教研活动执教老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收获颇丰,将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集思广益,纷纷各抒己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本次活动,犹如前行中的一道光,指明了“科学探究”的方向,工作室全体人员也将乘着东风,扬帆远航,谱写莲乡学前教育发展新篇章!

撰稿:李娇华

审核:付梅玲

阅读 19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