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朔漠间”研学第三天——莫高窟

掌心化雪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 21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路风雪一路景,早上7:30坐车前往敦煌。

  导游叔叔在用自绘的“丝绸之路”路线图给我们讲解。

  看完两部科普环球电影后,我们坐着摆渡车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莫高窟。

  沿途的风景也很美!

小随笔

      今天我们从嘉峪关动身前往敦煌市,在那吃过午饭后,我们前往了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共有七百多个洞窟,其中较为著名的有16号的“藏经洞”,世界第三大佛弥勒大佛。由于年代的洗礼和侵略者的掠夺,许多壁画变得残破不堪,我们应注重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这些一千年前的文化。(甘济铭)


     今天是研学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敦煌的莫高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在去往敦煌的车程中,导游叔叔为我们讲解了丝绸之路的由来,了解到了很多新知识。(孟馨雨)

      莫高窟从1600多年前到现在,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窟,而每人供游客参观的只有8个窟。石窟壁画上形态各异的佛像成千上万,难以计数。光彩色佛像就有两千多尊,最大的佛像高达33米,最小的仅十几厘米。我紧紧地跟在讲解员姐姐的身边,认真地听着,唯恐少看一眼珍贵的塑像和壁画,少听一句精彩的讲解。通过每个人的表情表现出对佛祖涅槃的不同理解,简直太精彩了!可惜佛祖身体破坏较严重,在清朝时大部分修复过,看他的眼睛闪着光,那是清朝修复时在眼中镶嵌了琉璃珠,这可是分辨唐朝原版和清朝修复版的诀窍,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后,我立刻指给同伴哪些佛像是清朝修复过的,还有点小得意呢。了解到这些后,我几乎不敢多停留,只想尽量屏住呼吸,我要爱护飞天姐姐们!爱护祖国的瑰宝。(张雨辰)


      莫高窟,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莫高窟之中雕塑、绘画、建筑和多种艺术形式,色彩艳丽刻画细致,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技艺精湛高超。(马诗童)


      今天我们去了莫高窟,先去了影视厅看了莫高窟的历史。之后去到了洞窟,里面非常的黑,因为打上灯光会损害文物,大家都不拍照。讲解员给我们一一介绍,我们知道了很多的故事,也知道了一些故事的遗憾事件。希望大家都可以珍惜这些文物!(钱欣怡)


       今天我们来到了著名的莫高窟,了解了许多知识,让我印象深刻是睡佛。睡佛表示的是佛祖为解脱轮回、跳出生死的一种境界时候的样子。睡佛身后的画像,画的是释迦摩尼的弟子,表现的是他的弟子们看到佛祖涅槃时的不同状态,有的笑着,有的悲伤的大哭,还有的困惑等等不同表情。(魏婷婷)


      我们今天去了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莫高窟的建造始于公元366年,经过几百年的扩建和发展,一直持续到14世纪。莫高窟是佛教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印度、中亚和中国的僧侣、艺术家和商人莫高窟包含了735个洞窟,壁画面积达到45,000平方米,十分壮观。(陈思语)


     今天是研学的第三天,我们踏上了去敦煌的路途,一路上的风景,虽然很是萧瑟,但坐在车上的我依然能感受到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去敦煌我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代壁画的细腻与绚丽,了解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作技巧。(刘振宇)


        这次研学,我们到了莫高窟,我们知道了关于莫高窟的一些历史。我知道了,一个僧人叫乐尊,他是第一个开凿莫高窟的人,随着佛教盛行当地的人们也开凿莫高窟,所以就有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李杰)


      今天我们在莫高窟参观了七个洞穴 ,这些洞穴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 ,因为古代人对五行相克和风水的执着 ,所以大多数洞窟的顶上都有代表水的花纹和图案 ,作用一般都是防止洞窟着火 。虽然这样的迷信现在并不可行,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张子怡)


     我们今天乘车来到了敦煌,参观了有着灿烂文化的莫高窟,每个石窟大小不一 ,样式各不相同 。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莫高窟第一大佛 ——弥勒佛。高30多米 ,在洞窟内参观时,我觉得自己异常渺小 ,我发出由衷的感叹 ——古人的工艺和智慧,不输现代 !(胡雪梅)


      今天我们去了莫高窟,看到了全国第三大的佛——弥勒佛,了解了关于莫高窟的历史。有一个僧人叫乐尊是第一个开凿莫高窟的人。(白小林)

阅读 21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