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等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应对季节性传染病及天气带来的不便,幼儿园需要与您家园携手,共同做好应对以及防范工作。
一、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行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流感潜伏期短,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最长3-4天;呼吸道症状往往较轻,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继而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部分患者2-3天后才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
预防措施:
1.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 尽量避免幼儿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 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 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诺如病毒肠胃炎
诺如病毒是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病毒传染性强。通常引起急性肠胃炎,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为12-48小时,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时期;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注意幼儿的卫生,提醒幼儿勤洗手。
2.不给幼儿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3.幼儿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该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2.不要去人多的场所。在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密集人群的公共场所,出门的时候应戴好口罩。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家中勤通风,勤晒衣服和被褥,平时要多补充水分。
4.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晒晒太阳。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
预防措施:
1.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意营养搭配;让幼儿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幼儿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免疫力。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
虽然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请不要恐慌
也不要害怕
让我们一起携手
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努力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