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2023年11月14-16日,山东省“小学英语落实新课标系列教学成果展示与研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中学成功开展,开启了新课标学习,内化,实践的新征程。
首先是由来自济宁市的姜琳老师对人教版(PEP)五上绘本课例《In a nature park》 进行的教学阐释,姜老师提出教学过程设计是基于学情,多媒体融合; 基于问题,多角度理解; 基于目标,多层面育人。
这是一节融合绘本《Toby and the Eagle》。通过讲述小男孩Toby在学校的一次郊游活动,Toby因爬树捡风筝而靠一窝雏鹰太近冒犯了母鹰,传达出“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意义。
故事讲述了小男孩Toby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郊游,他们放起了风筝,风筝越飞越高,突如其来的一阵风把风筝吹到了树丛中,倒挂在树枝上。托比和他的朋友不得不爬树,想把风筝取下来。这时候,树干上站着一只母鹰,恶狠狠地盯着他们,甚至想扑向他们,因为他们离她的一窝雏鹰太近了。雏鹰的安全收到了威胁,母鹰感到焦虑,她要保护她的孩子们。托比和朋友吓得连忙跳下树干,并把事情发生的前后告诉了公园管理员。几天后,托比收到了来自公园管理员寄来的包裹,里面除了他的风筝以外,还有一张母鹰和雏鹰的照片。内容诙谐风趣。
姜老师以主教材为基础学习词汇和句型,融合绘本完成阅读技能训练,深挖主题意义,实现学科育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品质。
她以自己的旅游经历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整堂课思维严谨,条理清晰,课件制作精良,画面精美,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了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激发思想共鸣。而且,本节课轻松活泼,孩子们也表现的非常精彩。
接下来是由来自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的周琳老师执教的《Have some cake, please&Emma's birthday》选自《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三级上册。
周老师运用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的UBD模型,也称为逆向设计。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明确预期的结果,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以及安排学习和教学活动。用叶海龙教授的话来说,“每个阶段围绕一个焦点问题展开,分别为:学生应当知道、理解和能做什么?我们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预期结果或既定标准的要求?怎样的学与教能促进预期结果的达成?”其目标导向非常明确,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
绘本故事讲述的是Emma生日当天,父母忘记了她的生日,她的朋友们也没有送上他们的祝福,所以Emma感到十分伤心。Emma在学校度过伤心的一天后,妈妈来接她回家。妈妈开车带她来到她十分熟悉的乒乓球俱乐部。推开俱乐部的门打开灯后,Emma才知道大家并没有忘记她的生日,只是想给她一个能让她惊喜的生日派对。
本节课以猜谜游戏导入Birthday这一主题,活跃课堂氛围,并自然引入文本。通过由泛读到精读的阅读方法,以Emma' s的情感变化为依托,进行文本剖析,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和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通过学习间的关爱,初步学习不同的课外活动名称,激发学生对活动和运动的课余生活的热爱。教师以感恩父母作为情感切入点,进行适当的展开,通过观看父母恩情的视频短片,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学会如何回报父母的爱这一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的爱。
第三场是由来自威海市的刘嘉洁老师执教的《Troubles》。首先刘老师进行了《基于主题探究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说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教材+主题,打造单元脉络,
课时+话题,重组语篇内容
学习+目标,兼顾话语体系
问题+结构,推进教学过程
作业+板书,拓展语用资源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习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涉及到的生词句型有8个,由于是第一节新授课,所以会重点将知识讲解清晰,并适当扩展,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刘老师将单词句型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全部学生可以理解pair, shorts, argue, matter, took, wear, what’s the matter? 和 That' s OK. 全体学生能运用:shorts, took, wear,部分学生能运用pair, argue, matter进行描述。
本篇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构的顺序展开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孩子们都精喜的装扮,只有Jacob穿着原本的衣服,这是一个problem;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经过,讲述的是朋友们如何帮助他完成装扮,这是故事中的一个solution;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结局,他因为朋友的装扮变成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开心,而这时爸爸也是松了一口气,结局令人惊喜而温暖。
故事主要运用了一些一般现在时以及与服饰相关的词汇,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词汇表达,为学生们理解迁移语言用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四场是由日照市的王明超老师执教的M9 P3 《Eliza's bad day》课例。
他主要从课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整合教学目标给我们进行了说课颗粒带展示。 本文的主题主要是meet different feelings,主要涉及的是情绪、情感、情绪行为
绘本讲述的是小姑娘Eliza和同学Billy之间发生的故事。Billy在课上把一本书扔向窗户,把窗玻璃打碎了。老师问到他时,他说了谎。他说是Eliza扔的,但被老师识破了谎言,被送到了校长室。而后,Billy在打扫的时候,Eliza把垃圾倒在了草坪上。老师又来问,Billy又说了谎,说是自己倒的。Eliza心怀愧疚,一夜未眠。第二天帮助Billy一起整理书籍,俩人又成为了好朋友。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孩子们正确调节消极情绪,合理的表达,分享不同的情绪,做情绪的小主人,培育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王老师让学生思考,当自己生气的时候的会如何调节情绪,学生对此进行了展示表达。
一次培训研讨活动,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也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更引起了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还需要多久的实践,才能达到本次授课及说课老师的水平——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深入学习课标、深挖教材、研读优秀课例、模仿实践中创新!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相信通过这次培训,这么多优秀的教师的示范和帮助,每一位老师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