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品质课堂,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我校地理科组陈俞境老师于11月15日上午在高一6班开展了一节独具匠心的公开课——《海水的性质》。
课堂以《寻味鲍鱼》作为导入,导入内容新颖有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陈老师在课前抛出问题:鲍鱼如何养殖?鲍鱼生长在何处?形成问题链条,步步推进,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海水的性质。
在海水的温度内容讲授中,陈老师设置了探究活动,以“养殖者为什么要对鲍鱼笼进行不同深度的调节?”为导向对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进行讲解。
接下来,陈老师趁热打铁,提出“养殖者为什么要对鲍鱼笼进行分季节不同投饵量?”引导学生得出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随后,陈老师又以“养殖者为什么要对鲍鱼进行分季节不同地区养殖?”为引线,由学生归纳得出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堂最后陈老师以练习进行总结,学生学习反馈良好, 课堂整体氛围活跃。
本课以鲍鱼的分布及养殖等素材设计教学情境,情境设计贴近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问题较好地把知识点串联起来,问题的设计有梯度,习题选择难易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回归教材,注重审题、解题以及图表判读方法的指导;做到有效引导,讲练结合,课堂节奏紧凑,教学实效好,受到科组老师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