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笔谈10||以文育人,思辨创生

🌨️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 10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个人简介:

    于雪茹,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现于金昌市第五小学就职,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高永春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种子教师。


教育追求:

     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要想走进这扇大门,只有在不倦的思考中才能找到这把钥匙。


教育愿景:

 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的一束光,犹如灯塔一样做好个性化的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为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组织语文学习任务做出了明确指导。新课标认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就需要有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其共同目标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笔者在跟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这本书时,特别注意到了于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大单元教学”、“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四组关键词。因此,笔者将以自己执教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反思与单元组织构想。

    新课标背景下

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关系

       大单元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内核,也是学习任务群落于实践的引领。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即为“以终为始”的单元教学大目标,所以这个大目标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内在精神,若丢失了其内在精神,学习任务群也就失去了得以统领全面的红线和灵魂。从一堂课到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上升到一个单元的整组教学设计,进而将其拆分成学习任务的完整规划,都离不开大目标的统整。因此,学习任务群是居于教学过程中最高地位。而在学习任务群各个子任务的落实中,我们依旧要以终为始,将最终的大目标作为统筹纲领,联系实际生活,做整体性落实。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同样要落实大单元整体性目标,从大单元着眼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某一局部问题,使局部依旧带着大单元的思维视野,其万变则不离其宗。根据拼音单元的语文要素及对应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梳理,我以拼音单元教学为例,设计了以主题情景“遨游拼音王国”的拼音单元教学模式。

新课标背景下

拼音单元学习任务群反思

        通过梳理可见,本单元我以情景化教学为主,以简带繁,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尽量让学生不要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我以情景化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相对较难的拼读任务融于游戏活动中,尽量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在声母的第一二课学习中,我通过创设语文书图中情景,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都能够主动了解找寻拼音的形状,有些接受较好的孩子甚至可以替代老师来讲情景图并发现其中蕴藏的拼音字母,这是在课堂上较为有成效的举措。而经过反思,我的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后练习中,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求不高,导致很多孩子的书写作业仍有很大问题。其次在课堂中,虽然我以大单元、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拼音,但能发现的是,在课堂上一些情景和游戏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训练的作用甚微,没有分清主次,浪费课堂时间。接着,在学生初探拼音王国时,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清晰,让一小部分根本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感到了无助感和畏惧感,基础过差的孩子也出现了非常多极易混淆的情况,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情掌握薄弱,导致孩子学习拼音仍存在了吃力不讨好的一面。最后,在很多读音的教学上,我还是有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担忧”,这种担忧往往会限制孩子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后续的课文教学中,我试图以精讲代略读的方式,努力培养孩子自读自学的能力,发掘他们对文本的分析与想象潜力。

新课标背景下

学习任务群与教材育人价值有机整合

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识字,这部分主要是希望通过简单汉字的认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汉字的魅力以及起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文字演变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三单元是拼音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习的既有语文汉字学习的基础工具——拼音,还有穿插在其中的词语认读和儿歌诵读,不仅是为巩固拼音,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积累识字量。第五单元通过词、诗歌、童谣来帮助学生识字,四个单元都共同指向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第四、第七单元都是指向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因此更偏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而第六、第八单元以想象、观察为主题,文本隐藏了从观察到思考最后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育人价值,两组文本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与思考力,契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

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以标定教,了解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低学段要培养孩子注意观察、比较、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奥秘,保护孩子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发现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辨别力,鼓励孩子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年级上册六和八单元都是要求孩子在故事和儿歌中观察发现事物特点和蕴藏在其中的关联性,然后引导孩子大胆表达自己观察后所得出的发现,这样是真正让孩子从思辨性阅读走向思辨性表达的过程。

学有所获,畅设教法

       那么,以一年级第八单元为例,又该如何设计此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组呢?笔者通过学习与思考,认为设计本单元学习任务群首先要提炼其中核心观念,聚焦单元内容,整合出一条明晰的大单元整体目标。本单元有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口语交际和“和大人一起读”,文本都是具有故事性和画面感的,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朗读与讲述感受故事的趣味。而其中最具育人价值的就是藏在故事中的生活理趣。因此,本单元学习的核心目标指向就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观察和发现,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一切才能感受生命理趣的要义。因此本单元主题任务的提炼要搭建起学生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问题。比如,在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们既没有笔也没有颜料为什么还能画出美丽的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动物留下的脚印里的奥秘,又如《乌鸦喝水》中,思考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喝到水?让学生领悟遇事要动脑筋解决问题。故事中的这些问题,为低年级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思辨性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笔者通过学习,可以将本单元设计为“有趣的观察之旅”这个思辨性学习任务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安排“发现脚印奥秘”、“辨一辨谁的方法好”、“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发现”三个子任务,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比较感受解决问题办法的优劣,将基础性学习任务与阅读、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并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

核心素养为首,多重教学目标为辅

       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排布绝对不是单线走向亦或是是闭门造车的。因为文本的价值不仅仅只体现单一的学习任务目标,在强调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核心任务群的同时,还应该将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文化自信有机融合。因此,作为教师,还要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在文本内容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生活引入,通过图片及多媒体的方式让孩子深刻记忆这些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强调“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写字要求,夯实低段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在朗读文本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感受蕴藏在故事中的趣味与哲理。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不能改变的就是教育的初心,语文本就是一个大综合观下的课程。从文化角度来说,汉语言承载着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明传承的重任。从育人角度讲,如何将华夏文明寓于课堂,传道授业解惑是语文教师毕生关注和探究的漫漫研学之路。作为教师,顺应时代的步伐,践行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设计的教育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只窥得一角,在今后的教研之路上,还需潜心修行。

阅读 10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