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亚名师工作室简报(11)|读写共生明航向,蓄力赋能新征程 --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读写共生研讨活动

吴小伍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 28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撷一束时光,浅藏心间。最是教研的芳华,日久弥香,令人沉醉。在这最美的深秋,我们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

    为切实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教师互动交流,2023年11月14日,“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读写共生研讨活动”在襄阳四中义教部隆重举行。 襄阳市各区县初中语文教研员及襄城区语文教师共计7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四中义教部陈琰校长代表学校对参会领导老师表示热烈欢迎。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他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深化教改教研、推进教学创新、促进教师成长的巨大作用,并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教研员老师、各个学校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第一节是由襄阳市第十中学王钰茜老师带来的《用生动文字 绘典型肖像》习作课。课堂伊始,王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置了“完成青春纪念册”的情境;她以典型人物的漫画为导入,从“细看漫画识人物”、“简笔勾勒绘外貌”、“修改润色抓特征”、“生动描绘用修辞”、“整合训练有顺序”五个任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善外貌描写的课堂习作。她带领学生们分享习作,从人物特征、紧扣外貌、修辞运用、顺序安排四个方面进行互评,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读写共生的巨大魅力。

    第二节课《藤野先生里的怀人与忧国》由襄阳市第十中学黄越老师进行呈现。她由一封信件入手,创设了襄城区文化馆“恩师情深”交流会的情境,向各位青年邀稿。随后展开情境,设置了“照相馆,学描形”、“研究室,抓细节”、“回忆时,诉真情”三个有趣的任务,通过文本勾连引导学生找特征、抓细节、诉真情,逐步完善以描写恩师为主题的习作,最后进行展示,互评出习作最为优秀的同学并为其颁发聘书。

    随后,两位老师针对课堂内容进行说课。她们从设计意图、课程目标、核心任务、教学过程不同方面,将课程设计的蓝图徐徐展开。

    课后,樊城区教研员刘用哲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两位老师课程所具有的优点:形式新颖,能够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议写、化写;任务群设计符合整合化、结构化特点,层层递进;课例设计符合项目化学习的特点;授课老师亲和力强等等。

    在大力称赞的同时,刘老师也依托两位老师的课例,提出了宝贵的针对性建议,如在任务设置层层推进的同时也需注重前后对比,以达到让学生生发出对阅读写作的新感悟的目的,令在座教师受益匪浅。

    襄城区教研员王俊华老师接着做了题为《任务驱动下读写共生策略》的报告。王老师由老师们所关心的中考话题开始,通过出示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首先强调了推动读写共生教研的必要性。随后,她从“读写共生”基本特点与要求、“任务驱动”下的读写共生、读写结合与读写共生的比较、实现“读写共生”途径、基本课例与教学流程各个方面进行分享,最后回归课本,再次强调了“读写共生”任务下教师对教材写作编排系统和框架的重视。

    最后,襄阳市教研员王中亚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用风趣的语言首先提出了当下语文教学的困惑,强调“读写共生”就是对解决当下教学困惑的一种探索实践。他从实践性入手,督促老师们强化意识,明确“读写共生”是语文输入输出找到的最佳结合、共融、突破点。接着,王老师具体提出实施策略,以丰富的实例为支撑,提出“阅读为了写作,阅读通过写作”的观点。最后,王老师围绕构建读写共生的课堂谈到了具体的方法:基于学情,循序渐进。先以仿写入手,抓住课堂时间,再向片段练笔、篇章重构进发,多给学生创意写作的机会,逐步锻炼能力。

    一缕秋风能吹拂起一池波澜荡漾,一场教研能碰撞出一腔智慧情怀。本次语文教研活动,既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研究学习的平台,又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思维交流的空间,让老师们一起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学习,在总结中成长。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我们相信,今天的收获,会犹如教育道路前行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共同奔赴更美的教育。

阅读 28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