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修得工匠身——记玉雕非遗传承人马克兴

社区融媒
创建于2023-11-15
阅读 2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马克兴的工作室,记者如约而至,很难想象眼前魁梧挺拔的汉子能做出如此的细致活儿,小巧的挂件、精致的手把件、独特的摆件……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作品,折射着工匠精神和艺术价值。


马克兴,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太原万柏林区蝌蚪玉匠坊雕刻工作室创始人。2021年被评为玉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虽然从业只有十多年,却在业内小有名气。

涉猎丰富的起始 多面手的丰富人生


玉石雕刻作为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艺术,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时间和传统文化的洗礼后,玉石被赋予了除艺术外的更多内涵。它们不再只是一种个性的象征,同时也承载了丰沛的文化与历史。


玉器雕琢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正是因其繁复而细致的创作过程,赋予了玉器独特而优美的品质内涵,它所蕴涵的美学内涵,同样成就了历史更迭的华夏民族气质与美学思想精髓。


马克兴的人生经历丰富,是个多面手,兴趣爱好广泛。他是西山煤电西铭矿的工人;他干过13年的警察,从巡警到刑警;他做过餐饮,拿手的是砂锅;他最钟爱的还是雕刻,从木雕到玉雕。“开饭馆是为养家糊口,我把所有的积蓄和精力放在了雕刻上,只为心中那份执着的艺术情怀。”马克兴说。


厚实的茶台前,刚刚脱去工作服的马克兴讲起了他与雕刻的结缘。“我从小就喜好美术,小学、初中,但凡大小竞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哥哥又从事美术行业,算是有些功底,也有些审美能力。”手串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到2010年左右,太原市的各种珠串非常兴盛,从那时候开始,马克兴购买工具、开始学习钻研做木雕,最初是简单的手串,后来慢慢涉及雕刻人物、建筑、山水等。两年后,开始“琢玉”,正式步入玉雕行业。


除了雕刻,马克兴的兴趣爱好广泛,他是钓鱼爱好者,他是养鱼发烧友。“钓鱼磨炼了我的心性,刚开始雕刻的时候一遇到难题就浮躁,后来跟朋友学钓鱼,十几年的钓鱼经历,让我能够沉下来。现在,可以对着一块原石看一天,琢磨设计造型。”在马克兴看来,钓鱼与养鱼都和他的雕刻有关联,可以在一动一静间感悟艺术人生。


多年的研学与创作过后,马克兴的玉雕作品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受到行业人群关注与喜爱。其代表作品有《连年有余》《马到成功》《平步高升》《福禄寿》《貔貅》《福禄双全》等,很多作品也收获业内的诸多奖项。

从初学到拜师 玉石雕刻的艺术研学


“初学时没有师傅,只能从书本学、和电脑学、出去‘偷艺’,从书本电脑中学习鉴赏、理论、流派,拿上料石去找名家雕刻,有时候料钱都没有工费贵,但确实长进很大,光去南阳一个师傅那里就偷学了四五次。”马克兴笑着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情景。


马克兴说,他比较早的接触和使用了雕刻机,在电脑上设计的水平提升很快,于是和在太原打工的一位南阳雕刻师傅成了好朋友。马克兴教南阳师傅网络数控技术,南阳师傅回报给他完整的抛光技术。


2019年,他南下广州,再次用一个月的时间精细学习了抛光技艺,并且熟练掌握了抛光剂的配方。在随后的很长时间,将玉雕的各种技艺慢慢地研发与传承。


有了一定的基础和阅历后,马克兴正式拜师,师承山东莱州玉石雕刻流派第四代传承人陈冲,使其更进一步升华了玉石雕刻文化的认知,对雕刻技巧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在抛光环节更是独树一帜。


“我们这一系的创始人周昌德是山东莱州当地闻名的石雕工匠,第二代周世辉,自幼跟随父亲周昌德学习石雕,从艺有50年,特别是雕刻古兽技艺精湛,第三代师公周新国,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莱州市永安雕刻协会副会长、莱州市篆刻艺术协会副会长,精通各种雕刻技法,尤其擅长印钮、把件雕刻独具一格,首开东莱印王印钮雕刻新风,第四代是我的师父陈冲,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太原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到我这里是第五代传承。”马克兴从师承脉络中,娓娓道来玉石雕刻流派的艺术传承。

机器和手工并行 永褒情怀的技艺传承


“现在工艺品市场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伴随机器雕刻的普及,但是手工雕刻也不能断了传承。”马克兴说,现在的很多手工雕刻,同样是借助电动工具,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兴对电脑设计研究很深,他特意让女儿去济南大学学习了一年的电脑雕刻设计,到基地实习一年。回到太原后,父女两共同研究探讨雕刻。


“遇到一块好的籽料时,我通常不会马上动手雕刻,总会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构思,有时候一块籽料放半年之久都不会雕刻。越是好东西越要慎重,慢慢构想最优的方案和图案,这样的成品才会有成就感。”马克兴说,创作好料带来的成就感无法用语言表达。经过马克兴雕琢出来的玉雕作品,造型质朴、线条流畅,往往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的雕刻技艺智慧。


马克兴善于利用“边角料”,一些看似没多少价值的东西,经过他的设计和雕刻,立马赋予了玉石的“二次生命”。“这个嫦娥奔月的原料是一块开手镯剩下的,正好是兔年,我就设计这个造型,已经有好几位客人让我按照这个造型加工了。”马克兴拿着嫦娥奔月的摆件介绍道。


迄今为止,马克兴大大小小的玉雕作品2000多件,吊坠、挂件等小件深受百姓的喜欢。“我现在主要做小件,几百块到几千块的都有,让普通人能够买得起,就和我工作室的名字一样,蝌蚪虽小,终究会蜕变。这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传承吧。”马克兴说。


谈到传承,马克兴说:“我不会轻易的收徒,会先观察三年,首看人品,再看悟性,现在考察着4个人选。希望有更多的人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一起参与进来,将玉雕的传统技艺传承保护并发扬光大。”未来是什么样子,他没有过多的去展望,但扎根玉雕技艺传承,却是他永葆精益求精的工匠情怀。记者 章大军 董晓飞

阅读 2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