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概念“丛林”,深耕教学变革
在这个季节的柔和光影中,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迈进,追求着更高的目标。11月14日上午,城新小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全体培训成员齐聚此地。我们迎来了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浙江省银湖基础教育研究院、银湖书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林正范教授,作了题为《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路径与实践》的讲座。
林教授的讲座不仅理论深刻,更是实践与理念的完美结合。他在讲座中对于各种教育概念的渊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梳理,并将它们进行了巧妙的联系和比较。
无论是“STEM与STEAM”,还是“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大任务学习”、“项目式学习”、“主题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素养导向的教学”,林院长都对这些教学概念进行了透彻的剖析和辨析。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抽丝剥茧、提炼教学概念的核心内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走出被概念“丛林”所困扰的迷惘。
拓展阅读领域,共享智慧之河
下午,学员们参与了一场名为“我与阅读”的主题沙龙活动。围绕三大议题展开深度思考:“我的阅读观”、“遇见好书”、“我的阅读行动”。任务明确后,每位学员启动了个性化的“头脑风暴”,探索各自的使命……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在阅读中可以遇见另一个自己。”
“阅读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视角。”
“开卷有益,多读杂书。”
……
所以,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一本好书就是人生的一盏明灯。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质量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专业丛书的引领。
我们虽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优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每一个孩子,让他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启迪阅读乐趣,共建知识盛宴
小组汇报展示,精彩纷呈。第一组提到了阅读的三个阶梯层面,分别是“悦”、“阅”和“越”,尝试触碰思维的边界,达到超越自我的一种境界;第二组提出了“阅读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引发在座学员们的思考,努力做一个阅读的有心人;第三组围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问题展开阐述,让阅读能够随遇、随心、随安;第四组的阅读观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阅读行动需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希望可以早日找到与自己有缘的书籍。
骆主任总结了四个重点观点:首先,阅读是心灵的清泉,能够洗涤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其次,阅读赋予人敬畏和谦逊之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保持谦卑;第三,阅读培养人的悲悯之情,让我们更加关怀世界与他人;最后,阅读赋予人力量,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四点集合起来,阐述了阅读对个体内心与外在世界的丰富影响,塑造了一个更有智慧、善良和坚韧的个体。
探索教学品质,共铸教育未来
最后,吴珊燕老师带领我们探讨了“如何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质量”。试讲题目的一分钟阐述成为了每位学员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极其紧张又激动的氛围下,确保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在挑战中成长,在紧张中提升,为教学品质的提升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