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预防先行,呵护健康
疱疹性咽峡炎知识宣传
秋冬来临,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两种传染病特点及区别,以便更好地做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多发季节:4-7月份或秋冬季节;
传播途径:
①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②传染性强,传播快;
③易感人群:1-7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④病程周期: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7日,重者可至2周;
是否免疫: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感染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疱疹、溃疡: 孩子的咽喉部会有灰白色的小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除了孩子的咽喉部之外,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疱疹和溃疡,由于这些病症非常的疼痛,有些孩子会有不愿意吃饭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厌食的情况。发烧、流口水: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发高烧,体温上升到39℃-41℃,同时伴有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抽搐的现象,那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可能患上了严重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尽快送医院就诊。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对于这两个疾病的辨别,疱疹位置就是最好的区别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喉咙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感染后该如何处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很相似,因此治疗措施也基本一样,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注意隔离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第二周还具有一定传染性,应隔离2周。
2.发热要进行降温退热处理
一定要监测好体温情况,发热要及时进行降温退热处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3.注意观察病情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诊或复诊,手足口病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4.合理用药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病毒所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病毒类的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吃熟食、喝开水:不吃生冷、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喝生水,要喝烧开的洁净水。
勤通风、晒被褥: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病毒停留,每天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消毒: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防止病从口入,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太阳暴晒、含有效氯成分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擦拭。孩子的衣服、被褥等可常晒晒太阳,有助于消灭病毒。
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请家长及时告知幼儿园,待患儿痊愈后,方可入园。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孩子。
我园将加强晨午检和对幼儿全日观察、对幼儿用具、餐具、绘本、幼儿玩具、户外大型玩具等物品清洁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严格按照传染病预防制度与标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全力做好预防工作。
对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物品、玩具等进行浸泡、擦拭消毒,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指导幼儿勤洗手、多喝水,落实每天的晨午检及全日观察,及时掌握小朋友在园的健康状况,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真诚邀请各位家长和我园一起携手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